第6课 戊戌变法

2022-12-27 01:38: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6课 戊戌变法》,欢迎阅读!
戊戌变法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6 戊戌变法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活动。 2 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难点: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

三、自主学习

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公车上书”

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

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

3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

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中国如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2 百日维新

1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

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决心变法。18986月,清政府颁布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2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

贯彻。9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等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这次变法历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3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四、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一】 总结变法的内容并分析各个内容的影响?

内容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影响

有利于刷新吏治,使官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提高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制度化建设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及西方思想的传入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军事素质




【探究问题二】 变法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拥护?变法触动哪些人的利益?

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等;地主阶级顽固派 【探究问题三】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2、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3、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

5. 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五、 课堂达标

1.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B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实业救国高潮的出现 D“西学”在中国的宣传 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 C A1888 B1894 C1895 D1898

3.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 新”开始于( A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4.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C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5.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 A.裁撤冗官冗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6.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C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袁世凯

7.“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它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打开了缺口。”据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 B

A.提过了工作效率 B.起了思想启蒙 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摧毁顽固派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a3969f4b8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b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