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央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2-12-20 17:42: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层央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欢迎阅读!
风险管理,央行,基层,存在,建议

基层央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武小琴

【摘 要】《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的制订和实施,加强了基层央行内控风险控制能力,但是在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 【期刊名称】《金融科技时代》 【年(),期】2012(000)009 【总页数】1(P95-95)

【关键词】风险管理;基层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内部控制;分支机构;风险控制;实际操

【作 者】武小琴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甘谷县支行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F832.31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的制订和实施,加强了基层央行内控风险控制能力,但是在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 一、存在问题

(一)风险管理文化尚未真正建立。目前在基层行工作人员中存在把风险管理简单地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汇总,认为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就是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没有真正认识到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等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没有


主动对常规业务和管理活动定期进行风险分析,缺乏对非常规性业务和突发性事件及时进行风险分析的风险管理意识。

(二)风险评估标准不够统一。《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虽然指出了风险评估是指识别和分析相关风险并确定应对策略,但没有明确具体统一的评估标准,不同的评估对象有不同的标准,相同的对象也有不同的标准,有按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作为评价标准,也有按内控的有效性、全面性、及时性和合理性为标准,缺乏统一的风险评价标准,大多数只是就问题谈问题,就风险谈风险,影响风险评估工作有效开展。

(三)风险评估信息交流不充分。主要表现在风险评估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一是尽管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信息日益增多,但报送的风险信息资料单一,仅限于各业务部门的内控检查表、业务风险控制检查表等资料;二是风险管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较差,存在滞后现象;三是渠道不畅通,仅依靠评估前期准备阶段收集信息资料或进行临时性交流,这些矛盾都直接影响到评估部门准确及时并最大限度地获取相关信息,影响了风险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员工综合素质与风险评估要求还有差距。一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目前基层行人员都具备会计财务、

货币信贷、调查统计等专业知识,缺少风险管理知识的专门培训,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措施的制定,是凭自身的工作经验。二是专业知识更新慢,对新业务风险识别分析不到位,缺乏对新风险点的了解和掌控能力。三是理论水平不高,很难发现一些深层次、隐蔽性强的问题,影响综合分析和评估的广度和深度。 二、意见和建议

(一)营造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风险评估整体框架是建立在内部环境基础之上,内部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风险管理的成败。营造积极向上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领导和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知程度,使之了解如何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规避。


(二)建立统一的风险评价标准。根据各项业务和内部管理的要求,结合人民银行基本风险类别,建立健全适合人民银行风险评估的量化标准,并使标准更具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以便于风险管理人员对照标准模式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

(三)加强风险信息交流机制建设。一是加强和完善人事、纪检、内审联席会议制度和监督部门的相互协调,充分运用监督成果,了解掌握各部门的业务运行状况。二是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业务信息交流制度,及时了解各部门业务变化特别是新业务运行情况、内控制度建设执行情况和风险监控分析情况,为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做好准备。

(四)建立完善风险管理激励机制。通过健全合规的问责制、考核制和奖惩制,来制定违规的内部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合规责任,让每个干部职工的行为,始终置于严密的规章制度与权力约束之下,对于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工作程序的部门和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反之则给予相应的处罚,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运行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a3c3dddad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