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齐桓公问管仲曰》对比阅读答案

2023-01-23 23:05:5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天时不如地利》《齐桓公问管仲曰》对比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管仲,地利,天时,对比,不如

《天时不如地利》《齐桓公问管仲曰》

对比阅读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寡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③?’”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选自刘向《说苑》)

齐桓公:春秋诸侯,五霸之一。管仲:齐桓公的贤相,辅佐桓公成霸业。贵:以。为贵。君人者:指国君或皇上。与:亲附,拥护。非:非难,责怪。遂:终于,最终。

1 / 3




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1)环而攻之而不胜()(2)委而去之() (3)桓公仰而视天()(4)辅之则强() 6.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A.寡助之至礼愈至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百姓为天 D.三里之城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7.翻译下面句子。(4)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2)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译文:

8.孟子与管仲在治国思想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甲乙选段内容分析。(5) 答:

5(1)(2)离开(3)(4)辅佐,协助 6D

7(1)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a5436006f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