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

2022-05-30 17:3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华北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欢迎阅读!
华北地区,人为因素,自然灾害,多发,原因



华北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华北地区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干旱地震土地盐碱化农作物病虫害等。 黄河流域洪涝灾害十分严重。黄河泥沙每年的堆积量十分惊人,河床平均每年以1米多的速度淤积抬升,成为举世闻名的悬河黄河中国历史上水患最多的大河,解放前2000余年决口竟达1500余次,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拨巨款加强黄河的治理,所以40年未发生洪水决堤,但下游的悬河终究是一大隐患。此外,海河、淮河也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水患。

黄淮海平原是中国范围最广、强度最大和灾情最重的干旱中心。旱灾面积占全国受旱灾面积的46.5%,因干旱造成的粮食损失,占全国干旱粮食损失的32.1% 此外,华北平原又是多地震地区。167992三河平谷发生8级地震,1830612邯郸南发生7.5级地震,193781山东菏泽发生7级地震,1966322日河北邢台发生7.2级地震,1976728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都是破坏性地震给华北平原的经济与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华北地区位于黄河、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黄淮海平原与黄土高原地区。这里是全国旱涝灾害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春季,该区增温快,风速大,蒸发强,降水少,又是冬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6月以后,雨季开始,旱情缓解或消除。如雨季到来迟或降水量小,还可形成春夏连旱或春夏秋连旱。这时,河川径流枯竭,工厂、城市用水,农村生活用水都可能发生极大的困难。

华北地区靠近西北地区的沙源地,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当从西北蒙古高原方向吹过来较强冷空气时,华北地区出现浮尘扬沙天气。同时处于冬季风的通道上,容易引发寒潮、霜冻等灾害天气。

该区本身城市密集、人口集中,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水倒灌引发土地盐碱化。该区又有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因此一旦成灾,后果十分严重。 华北地区的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形成原因是综合的、系统的,兼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显然,环境演变敏感地带或孕灾环境的不稳定地带、社会-经济系统脆弱地区、防抗救灾能力不强的地区,易于成灾。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a77d5f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