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规范与要求

2023-09-16 07:1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口述史规范与要求》,欢迎阅读!
口述,规范,要求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调查规范与要求

一、 介入访谈与传承人基础信息

1、引入相关内容,概括本次口述采访的简单成行过程,包括场景、时间、人员的介

2、传承人姓名、年龄、职业、特征描述、生存现状及从事该行业简单经历等。

二、 采访内容及要求记述内容

1、讲述者的学艺与从业经历,作为传承人的家族、师承及社会关系的描述。对讲述 者的学习和创作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事件。

2、对讲述者所从事的艺术品类(或民俗)的制作技艺和过程的记述,尤其是具有 理论价值的口诀和经验的记述和整理,挖掘出所记述的艺术门类的规律性的东西。 3对讲述者的艺术创作或表演的心路历程、生存(生活)状况及获社会认可(含荣 誉与挫折)感受和体会的记述。

4、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介绍,代表性的作品介绍。

5、对讲述者产生影响的生活和创作相关的习俗和文化事项的记述。 6、对记述者对所述内容以及当前行业、社会的评介和分析、感想。

三、录音要求

录音要求清晰完整的数码文件格式,长度不限。可以事先整理、合并后再分主题 排列。可

用数码录音笔或手机录音。

四、拍摄图片要求

每个传承人拍摄的图片数量(含插图) 20—— 50 幅以上。图片质量要求:清晰的数 码图片,像素在 800万以上(或用专业数码单反相机拍摄) ,放大(至 16 开大小)后不 模糊。或清晰的反转片、正片。

五、关于图片拍摄范围 图片是与录音和文本相互呼应的重要内容,对口述内容所涉及的人

物、事件、人证 (合作人、参与者、目击者) 、物证(实物及历史文献记载、老照片等) 、传承人作品、 使用工具、相关的生活环境、民俗活动、工作照、制作工艺流程、相关的地图、路线图 插图等,都可以纳入图片的使用范围。


六、关于文图注释

每张图片都要注明如下要素:

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如图 1,图 2 等)、名称、拍摄者、拍摄地点、图 片中的内容——包括人物、反映的内容、拍摄时间等。对图片反映的内容要尽可能详细 描述。

七、拍摄影像资料要求 (选作)

采用高精细DV摄像机拍摄的影像资料,内容包括:讲述传承人的学习和创作经历; 制作技艺部分,尤其要注重工艺流程的全程拍摄;传承人的代表性作品和对作品的介绍、 描述。要求每位传承人整理出的资料长度不少于 30分钟(成品)或 60分钟以上(资料) 资料形式为数码影像,刻成DVD光盘。

八、口述史的采访和整理原则

1 口述人和记录者的要求:讲述人的叙述要求真实客观。口述内容包括叙述者 的家世、学

艺和传承经历、制作技艺和流程、代表性作品及其中的故事内容、对他(她) 的地位和水平的评价等诸多方面。记录者根据所记述的品类特点,侧重点可以不完全相 同,可以夹叙夹议,可以以某个体人物作为记述对象,也可以将相同品类中不同地域和 风格的多位艺人的讲述整合起来,融汇一体。口述史是形式活泼、充满感性的心灵史。 应该具有“保持第一手资料”亦即“原生态”的价值。

2 关于人物线索

可以采用两种方式:

A以一个传承人为采访主线,以其他相关人员为采访副线,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 采访线索。副线的人员可以是传承人的家庭成员、亲属、同事、朋友、乡亲、有关的专 家等(纳入书中的副线采访人也要在前面注明采访时间、地点、受访人姓名、年龄、 别、职业、与主要口述人的关系等。

E以多个传承人为采访对象的,可以以主题性的不同问题(或提问)贯穿全书, 将几个口

述人的讲述内容并列记述。

3 关于文本整理不少于5000字,最好为1至万左右

讲述者的口述内容,使用小 4号宋体字。 (注意:在口述内容展开前,应交代清楚采 访的几个要素:包括:采访时间、地点、受访人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与主要口述 人的关系等。)

可以采用以下 2 种方式

(A)问答式的记述,采访者提问,口述人回答,一问一答。整理时融汇为一体, 形成完整口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a873a0496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2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