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随笔

2022-04-01 01:34: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堂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随笔



“分组联动,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





即墨市普东中学

解宁洁 一四年十一月


在我实施分组联动互助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学习模式的改变带给我课堂的巨大改变。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探索的精神和思维的发散性、批判性、深刻性。有利于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此外,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起到很大的作用。先将自己的心得交流一下。

一、小组合作模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

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个体对独立学习的再认识、再提高,是对独立学习成果的反思、融化和应用。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相对于个人独立学习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如:北师大版《一次函数的图象》这一节课中的合作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列表、描点、画出一次函数y=2xy=2x+1的图象,然后观察所描出的点,让学生交流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思维异常活跃;不仅发现了描出的点分别在两条直线上,而且还发现了直线y=2x+1是由直线y=2x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通过交流,使思路不断明晰、丰富.通过讨论,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形成了概括能力,增强了主动探究能力,从而创造性思维得以不断发展。

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合作是现代社会成功的必要基础,有了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就能形成一股力量, 使在团队中个人的学习将更为成功,同时为今后个人的深入发展打好了基础。小组合作能让学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可以高效率地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合作意识;并且在合作中学会理解、倾听、尊重他人,逐步掌握与人交往、沟通的技能,为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这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也是在教学实践中容易被忽视的目标。

3.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 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流技能;同伴间通过提供帮助和关心满足学习心理需要和归属的需要,因为集体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为帮助他人获得成功而感到自豪,增强了自信和自尊;因受到他人的关心、鼓励和帮助而感动,从而学会尊重他人。以致形成自信、自尊、乐于交往、乐于助人的良好个性。

二、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特征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思维不断碰撞,达到越辩越明的效果。究竟什么样的


内容才适合合作学习呢?我觉得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基础,能挑战学生的智慧,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需要通过几个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完成。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开放性较大或容易引起争议的内容。

开放性较大的内容,一般有多种思维方式,但凭个人的智慧,很难把各种指向的问题都考虑到,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过一个诸葛亮”,通过小组讨论,可以集大家智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互补,同时也能使学生体会到“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从而养成不盲目自大,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对于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明晰思路,达到越辩越明的效果。

2.难度较大但符合认知水平的内容

这类问题如果仅仅通过教师讲授,很难留下深刻记忆,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可能当时听懂了,但课后却又不知所措,对于落后学生却是望题生畏,可能连听懂的勇气都没有,但这时学生之间的帮助,却能化难为易,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明辩思路,达到“喔”效应。

3.知识涉及范围较广、跨度大、综合性强的内容

例如:在弹簧上悬挂物体,弹簧就会伸长。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悬挂物体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函数关系?

像这类操作性强、需要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的活动内容,仅凭个人很难完成,通过组内分工:两人协助实验,一个观察数据,一人记录,在组内成员的默契配合下,既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又体现了各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使学生较好地体验成功感。

4.探究性较强的内容

对于探究性较强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改善学习效果,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局限的,合作学习一方面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达个性思想的机会,另一方面能汇集多角度的思想,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

5.需要反思总结的内容

一节课的内容完成后必须有一个知识疏理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对一节课的反思回顾,不仅可以使学生较好地反思这节课我学了哪些知识与方法,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和习惯,而且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使学生能自省、自悟、自得,获得生命的体验。不仅较好地疏理了知识,而且极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自学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ab9073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6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