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传奇故事

2023-01-05 03:5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百岁老人传奇故事》,欢迎阅读!
传奇故事,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传奇故事

张忠诚,陕西华阴县人,公元1920xx年出生,现年102岁。曾任国民党胡宗南部二十八师83团随军军医,1949年解放后参加工作,1950年进修于西南军政大学,老人一生行医为善,治病救人,性格乐观向上,豁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这位百岁老人的传奇故事,欢迎阅读!

走过风雨一百年

来到张忠诚老人的家里时,远远地看到书房里端坐着一位精神矍铄、神情安详的老人,此时他正在专心地写着书法,得知来采访他时,老人非常高兴,立即起身招呼客人。

“我叫张忠诚,华阴县花()家寨人,我是原国民党胡宗南部二十八师83团随军军医”张忠诚老人用着一口流利的陕西话说。1920xx年,张忠诚出生在华阴县一个农民家庭,他6岁便被父亲送到私塾。由于品学兼优,他在当地先后读完中学,并得到乡邻们的肯定。张忠诚从小有着叛逆性格,1941年,他离开家乡独自外出闯荡,那时的中国时局动荡、民不聊生,张忠诚参军便成了一名国民党军人。由于在部队表现良好,张忠诚被他的上司所看重,将他送到国民党一所军部医院医学,成了一名随军军医。不久之后,他又随军参加抗日战争,开赴前线抢救伤员。1947年,他被调入胡宗南部二十八师83团,此后,随着解放战争胜利的推进,张忠诚感到国民党前途渺茫,1949解放后,张忠诚回到家乡行医。1950年,张忠诚主动到当地政府报到,家乡人民得知张忠诚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医,推荐他到西南军政大学学习进修,从此,张忠诚结束了颠沛流离的军旅生活,成了一名扎根山村,为百姓除病祛灾的乡村医生。“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性,那个时候,虽然条件艰苦,经济收入不高,生活比较困难,但我依然无怨无悔的热爱着自己的这份职业” 张忠诚老人回忆说。

1951-1956年,张忠诚被调到陕西省西北防疫站工作,他和全所医务人员艰苦创业,规范行医,让家乡及周边地区百姓得到医疗保障。可好景不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浩劫开始,张忠诚被视为国


民党军医残渣余孽,将他流放回家种田,从此张忠诚成为农民,割草、锄地、播种,样样农活都得干,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张忠诚才重操旧业。“我这一生经历过很多的事情,从抗日战争开始到解放战争,从战火纷飞到和平年代,从新中国成立到如今晚年生活的幸福,把苦吃了,也把乐享了,一个人一生能把这么多事情经历了,这辈子,我感到很知足” 张忠诚说。

五世同堂全家欢

尽管已经有102岁高龄,可张忠诚老人看上去精神矍铄,脸色红润,据小女儿张晨介绍说,老人几乎每天早晨7点多钟就起床,到小区附近慢步行走,呼吸新鲜空气,伸伸腿脚,锻炼一下身体,回到家就练练毛笔字。老人说,自己的长寿秘诀就是有着规律的作息。张忠诚老人告诉记者,他没有儿子,一直生活在最小的女儿家,女儿一家对她很是孝顺。他一生最爱劳动,坐着不动就好像有病,所以现在每天都要到小区里转转,看看下棋。

说起张忠诚老人的习惯爱好,张晨对记者说,父亲生活恬淡,喜欢热闹,从没有什么特殊的奢求,不挑食。受他的影响,他们一家的生活起居和爱好也比较有规律。老来与世无争,有时候家里闹小矛盾,老人也像没看见一样,照常吃饭、睡觉。

“老人最主要是心态好,他一辈子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是他从来都是积极面对,不仅如此,老人还乐善好施。至今还思维清晰,一点儿都不糊涂,心里很有数,现在条件好,家里什么都有,但老人从不贪嘴,按时吃一日三餐,不仅如此,他还有几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每天一早就起床练习书法,中午看下棋,晚上打麻将,10点多准时睡觉。”谈起父亲的长寿之道,女儿张晨介绍说。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张忠诚老人一直用心地写字,“老爷子平时不喜欢说话,但是脑子很好使。问什么他都知道,作为子女能让父母安享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张晨说道。如今已经是五世同堂的张忠诚老人依旧十分健朗。采访中,老人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的日子跟那时候比,真是天上地下,想想现在的生活,有吃有喝不愁穿,儿孙们都孝顺,这样的日子太好了,我也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ad548c0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6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