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的用法

2022-04-08 22:0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乃的用法》,欢迎阅读!
用法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介词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如:受制于人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b1c79244b35eefdc8d333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