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师--议论文-作文范文

2023-02-06 02:08: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水为师--议论文-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议论文,范文,作文

以水为师

滚滚长江东逝水,在历史长河中,水扮演了难以抹去的历史角色。小到生活,从淘米洗菜到饮食起居,从江南水乡到白山黑水,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到“桃花流水鳜鱼肥”,每一寸生活都有水的参与。大到治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君民观贯穿中国千年的历史,“上善若水”常怀存心济物,视民如伤的情怀,甚至“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成为了睦邻友好的现实写照。以小见大,水纵横世界,人们与水为友,更要以水为师。

以水为师,学习水之智。“智者乐水”“智者动”水之中蕴含了巨大的智慧,这种智慧是灵动,是无处不在的万物皆变,又是勘破本质的化繁为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社会处在“加急时代”,变化极为复杂,群众需求日渐多元,对于政府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要办好事,还要在办事过程中体验到优质服务。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政府抓住事物本质,化繁为简,及时提出“简政放权”之策,“居敬而行简,无乃大简乎”正是政府化繁为简的生花妙笔。在纷繁大势中,抓住群众所思所想所求的本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为政为民的情怀、因势利导的智慧行改革之举。这正是水的智慧。

以水为师,学习水之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善利万物的水从多维度上诠释了仁的内涵,儒者的一生可以用水来谱写,显现“万物逆旅”的“独善其身”,显现“百代过客”的“兼济天下”。回首向来萧瑟处,无数先贤仁者的形象在历史长河掠过,尚记得,海瑞逝世时,“苏检点其宦囊,独余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在那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年代,想必海瑞将俸金捐于乡里,藏书捐于乡学,想必为政以德,以水见形的海瑞,仰不愧天,俯不愧地。水的包容与普济在海瑞身上彰显得淋漓尽致,至今影响犹在。水之仁一点点雕刻了中国人乃至中国与世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以水为师,学习水之仁智兼备。水适量有益,过多成灾,折射出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之于仁与智二者,依旧如此,过仁可能一事无成,过智可能适得其反。贫困是中国千年来难以摆脱的魔咒,以往的扶贫方式,一味地给资金、给政策,仁爱过度,反而使得“等靠要”的思想根深蒂固,越扶越贫;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迸发出巨大的政治智慧,施行“精准扶贫”之策,找准穷根,唤醒扶贫致富的内生动力,2017年真正地实现贫困县数量的减少。当仁爱与智慧碰撞,才能破解困扰千年的时代之问。学习水的仁爱与智慧,把握好尺度,在仁与智之间处理好帅与资的关系,真正将中庸之道化入行政思维、执政思想。

以水为师,水无处不在,曲水流觞,不论是高山流水还是乡村野趣,不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与水密不可分。简政放权,师从智慧之水,灵动中带有仁爱之心;精准脱贫,师从仁爱之水,上善中带有智慧之心;还要知道仁过则愚,智过则妖,把持中庸之道,才能源远流长。师从于水,期待王先生再也不会遇见“奇葩证明”期待老人再也不会证明自己还活着,期待村小还在,村医还在,城乡协调发展打破贫困的魔咒……期待以水为师回答时代之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b3ce59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