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日语视听2》说课

2023-01-13 00:5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础日语视听2》说课》,欢迎阅读!
日语,视听,基础





1、课程目标

1.1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基础日语视听2》课程是日语专业主干基础课程,着眼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在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外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听力水平是衡量学生日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学习日语时最难把握的一项技能。本课程从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导入听解,教给学生科学的听解方法,训练学生的语音和语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1.2课程目标

在正确把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基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巩固日语语言基础知识; 2 掌握日语常用词汇、句型和常用语法,能熟练运用日语基础语法中的

词汇知识和句法知识;

3 对日本的国情、社会、风俗和文化等知识有基本的了解。 技能目标:

1 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能听懂相当于日语能力考试N4-N3级别的听力

材料;能听懂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会话和简短的文章;能判断或推测说话人的观点;能获取其大意,抓住要点,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能就已学过的内容和所懂的材料进行问答、复述或简短的总结,语调自然,语音正确,语法基本正确,能进行一般日常生活会话;

2 异文化理解能力:能准确理解不同情境下日本人的表达习惯、思维方

式,准确把握说话人的意图;理解中日文化差异;

3 提高观察、分析、归纳的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

1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2 部分课时采用网络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 培养独立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课程内容 2.1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材选用外研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日语专业使用教材《新经典日本语听力教程》,该教材为日语专业本科生听力课程教材,符合《高等院校门语专业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顺应高水平日语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内容本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理论框架,充分考虑日本元素的同时,加入中国元素及第三国元素,内容贴近中国学生实际生活,具有实用性、可学性、趣味性。遵循听力训练的信息获取原理,以任务型的训练方式训练学生的基础能力,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语言知识点,同时培养听的技能,教会学生如何去听。课堂上以听力实践为主,根据需要加入适当日语能力考试N4-N3级别内容的训练。



1




2.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听写、听选模块;

2 各场景听力内容相关知识点。 难点:

1 记录关键信息模块、归纳焦点信息模块; 2 听解技巧的掌握。

2.3与其他课程的前后衔接与配合

本课程是基础日语、日语会话课程的补充和强化,能有效巩固和检验基础日语课程中学习的语音、词汇、语法、运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学习高年级听说课程的基础,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日语教学的整体质量有着很大影响。

3、课程实施 3.1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同时引导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为:

1 讲授法:对听力材料中出现的词汇、语法等知识点进行讲授,让学生

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2 引导法:结合“听力要点”,引导学生从复杂的语言信号中听取与任

务相关的关键信息,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自然地掌握听的技巧;

3 讨论法:就已学过的内容和所懂的材料进行问答、复述或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日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4 实践法:重听力、轻语法,以任务型训练方式,让学生学会有重点地

进行训练,通过“听写”“跟读”“试说”等环节强化语音输入与输出的对接,培养听力能力的同时,实现听力学习服务于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目标。

3.2教学手段

1)利用语音教学设备,制作PPT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通过电影、音乐等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思考,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

2日语学习相关网站的利用。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日语网站,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汲取最新的信息。

4、课程改革

日语专业学生都是零起点,听力课程也是高中阶段外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很多学生对日语听力教学都很陌生,刚开始会因为茫然而不知所措,过分依赖教师,另外,学生们习惯了填鸭式和应试教育,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性。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进行了以下的改革:

1 采用网络课程教学,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b5623a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