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的文化艺术成就分析

2022-12-23 17:2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曾侯乙编钟的文化艺术成就分析》,欢迎阅读!
曾侯乙,编钟,艺术成就,分析,文化

曾侯乙编钟的文化艺术成就分析

曾侯乙编钟的文化艺术成就分析

曾侯乙青铜编钟可以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音律最全面、气势最磅礴的一套编钟,艺术感染力和文化内涵在其出土之后深深地震撼了世界。因为钟在西周属于一种礼乐器,因此也赋予了它非常独特的含义。另外,曾侯乙青铜编钟在音乐频率、音色等各个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未来音乐艺术的开展。 1曾侯乙编钟的特点 侯乙青铜编钟在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县,也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出土过的规模最大的战国青铜编钟。曾侯乙青铜编钟全架一共65件,其中包括64件实用钟以及1件楚王鎛构成。外观上来看,曾侯乙青铜编钟气势雄伟,整钟架长度到达了10.79m让人叹为观止。 世界范围来看,钟可以说是一种较为普遍和常用的器具,然而却并未有人将其组合成"乐器";,这是由于很多钟根本上都是圆形,这样的形状会延长声音的持续时间,不能够产生音阶和音调。但在我国,青铜编钟的截面并非一般的圆形,而是类似于两个瓦片的组合,构成一种扁状有棱的截面,这样的扁圆形会加速声音的衰减,进而可以实现音阶与音调的形成,让青铜编钟成为了当时非常重要的礼乐器。 青铜编钟属于打击乐器的一种,主要用于古时祭祀或宴饮奏乐。在商朝,最早的钟是铜铙慢慢演化而成。商朝的钟称呼不一,一般是按照其形制以及悬挂方式来分类,通常包含了钮钟、甬钟以及镈钟等。同时还有研究人员发现,音调的大小上下和钟的大小具有直接地联系。青铜编钟的根本原理是钟体大、音调低、音量大,反之钟体越小音调就越高,音量也越小。所以我们能够了解到,铸造过程中的尺寸控制会对青铜编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商朝青铜编钟根本上是一套三枚或者一套五枚,之后逐渐到西周晚期,青铜编钟开展到一套八枚,到东周时期一整套编钟往往会多达913左右,之后的春秋战国,青铜编钟被正式当成是一种重要的礼乐器,同时在当时的贵族中非常流行。另外,春秋战国的青铜编钟与当时其他乐器比起来,如琴、鼓等,明显地位更加重要,是很多王公贵族的陪葬品,同时也可以是墓主人的身份象征。 2曾侯乙编钟的文化艺术成就 首先是能够表达出我国古时的音乐成就。将各种不同的青铜钟根据音调大小的秩序进行排列后悬挂于钟架,使用木槌进行演奏。曾侯乙青铜编钟即是根据大小以及音调上下分为不同的八组,分别悬挂于三层钟架,最上层三组19件属于钮钟,下面两层45件属于甬钟,另外还包括楚惠王赠送的镈钟一共65枚。8种、124器的曾侯乙墓葬是根据周朝八音乐器法进行分类,根本上所有的乐器都能够从中找到,而曾侯乙青铜编钟的数量和规模可以说是最大的,也被考古学家称作是编钟之王,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同时也是音乐史上的奇迹。曾侯乙青铜编钟上镌刻了和音乐相关的铭文,比方说律名以及标音等,同时还有磬盒铭文、磬铭文等相关内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先秦时期的乐律,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音乐理论。从中我们能够看出,曾侯乙青铜编钟可以说是一部经典的古代樂律学典籍,能够直接表现出我国古代音乐成就。 其次是能够从曾侯乙青铜编钟上看出我国古代的装饰艺术成就。我们能够从曾侯乙青铜编钟上看到,利用高浮雕和浅浮雕所雕刻的甬钟以及铜人底座上所刻画的蟠龙纹饰,非常具有层次感与立体感;钟架木质横梁的铜套上也能够看到雕刻的花瓣以及镂空的龙首,就如同一条真龙遨游在花丛中;钟架立柱上有人体图案,人腰间佩剑,显得雄壮有力,其双手朝上举起就好似举起千斤但神态非常自然;大甬钟的钟甬位置能够发现红铜纹饰。在曾侯乙青铜编钟的纹饰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奇特的动物,它们或动或静,


非常生动形象,也能够代表当时工匠们较高水平的制作技艺。其中一些甬钟的斡制作为猴头龙钮,斡和旋紧密连接,斡属于甬钟的挂件,不但需要保持灵活且必须非常牢固,工匠把斡制作为猴头龙躯的形式,便能够突出其灵活性与力量。 最后是可以表达出我国书法艺术成就。曾侯乙青铜编钟外表镌刻了铭文2828字,郭沫假设先生提出:刻意将文字当成是艺术品,或将文字自身进行艺术化,这是春秋战国末期逐渐流行的,也是古代文字朝着书法的一种演化开展。从现阶段的考古发现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在春秋中晚期便已经有了错金工艺同时普遍用在铭文的错嵌中,?栾书缶?是现阶段最早的错金铭文器物。战国时错金工艺有了更快的开展,曾侯乙青铜编钟中能够看到的错金铭文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战国中晚期,器物更加强调素面,把错金铭文镌刻在相对突出的位置能够很好的发挥出装饰功能。假设把曾侯乙青铜编钟的铭文和春秋中晚期的楚国铜器进行比照能够发现,曾侯乙青铜编钟铭文和同一时期的楚国铜器上的铭文风格根本相同,都是从春秋中晚期楚国铜器铭文逐渐演变后形成的,其主要特征集中在字体修长,笔势飘逸,结构标准统一,整齐有序。 3结语 上所述,曾侯乙青铜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以及较高水平的音乐性能,凸显出了古时音律的兴旺程度,同时也表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水平,深深的影响着音乐史的开展,称得上是稀世珍宝。从乐律体系来说,曾侯乙青铜编钟上的铭文和其他乐器音响都借鉴了南方楚文化的很多内容,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相对全面的乐律体系,形成了一套全面的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乐律体系,蕴含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b5830c4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