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学术批评与学风建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2022-12-13 03:2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二届全国学术批评与学风建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欢迎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学风,第二届,隆重,批评

第二届全国学术批评与学风建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 宁瑶瑶报道)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北京师范大学伍铁平教授著《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和郑奇编著《较量》面世之际,由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论坛》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学术批评与学风建设论坛”,于115日上午9:001200,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励耘报告厅隆重举行。

莅临本次论坛的有: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王宁,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深教授刘家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胡明扬,山东大学教授王建民,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学术交流网主持人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伍铁平,北京市社科联研究员奚伯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董琨等23位学者,以及《新华社》《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等10家特邀新闻媒体。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李国英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蒋寅主持。论坛分开幕式、嘉宾致辞、专题研讨和总结发言四个环节。

开幕式上,李国英教授简单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主题——“推动学科评论,弘扬优良学风,促进学术进步”,并对各位学者和新闻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嘉宾致辞首先由王宁教授开场,她谈到了三点。第一,进一步推动学术批评和学风建设,在当前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她高度肯定了伍铁平教授一直为这项工作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第二,王宁教授简要谈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一书中所阐述的学术伦理,学术批评的规范,学术批评的原则及重要性等。第三,她肯定了从召开“第一届全国学术批评与学风建设论坛”以来,五年间学术批评取得的成果,肯定了大家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但也指出学术批评和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大家为建设优良学风而继续努力。

接着,由刘家和教授致辞。刘教授谈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了学术批评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学风建设对内体现了正常学术秩序的建立,对外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学术形象;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怀着敬畏的精神做学术研究和学术批评。

胡明扬教授的致辞提出了学术生态批判问题,并指出目前一些人把正常的学术批评与历史上大批判的政治运动等同起来的错误,最后还高度赞扬了伍铁平教授对中国语言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黄安年教授的致辞指出,时下的学术生态不容乐观,学术不端行为此起彼伏,并就此提出了自己对于“推动学科评论,弘扬优良学风,促进学术进步”的见解,例如:坚持积极开展健康的学术评论;严以律己,强化他律,通过学术争鸣来解决学术是非争议等。

王建民教授的致辞指出:第一,虽然当今社会学术泡沫十分严重,但这些学术不断行为并未被学术主流所不齿;第二,学风建设不仅与行政化有关,还与学术评论委员会有关。行政化虽有问题,但是学术评论委员会也有问题,例如,在评职称和资金分配存在不公正的情况。

论坛第三个环节是专题研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蒋寅主持。

专题研讨中,伍铁平教授率先发言。他重点指出了在《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中他的批评方式和态度。程正民教授谈到了学术批评要触及深层次,即学术与权力的结盟。奚伯先研究员以他的《谈一个大家都怀疑的问题——存在都是合理的,合理的都是存在的》一文为例,指出进行学术打假的目的是呼唤尊重理性。李大魁先生从回忆自己的恩师黎锦熙先生当年对于学术批判的态度入手,表达了对现在日益恶化的学术环境的担忧,强调了学术批评和学风建设的迫切性。董琨研究员分析了当今学风不正的原因,并提出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学术规范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胡瑞昌教授则从学术打假的滞后性谈到


了时下学术批评的现实性。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袁钟瑞先生认为,学术造假跟对学术成果的宣传和普及的力度不够有关,希望学者们能在学术成果的普及工作上投入一些精力。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谭汝为教授指出,当今时代层出不穷的“学术垃圾”“学术泡沫”等对学术界甚至整个社会产生了极大消极影响。《新华月报》执行主编郭凤琴女士作为新闻媒体人,首先对北京师范大学高举学术打假这一大旗表示致敬,接着赞扬了媒体所报道的学术打假斗士,最后呼吁各新闻媒体能多关注和宣传学术打假。中国社会科学院邢东田研究员从食品安全和学术批评的关系入手,指出了学术造假是与个人利益、当今社会风气分不开的。温州大学黄卫峰教授指出了现在大学教材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对学风造成的不良影响,吁改善学风应该先提高教材建设。天津行政学院副教授井建斌对怎样进行学风建设,促进学术进步提出了三点意见:开设学术评论课程;组建一支年轻的学风建设队伍;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周流溪教授从为人师表的角度谈到作为高校教师应怎样弘扬优良学风。北京师范大学孙敬同先生主要阐释了打假的复杂性。北方工业大学周利娟教授和北京联合大学尹黎云教授都指出,在当今这个商业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学术打假存在相当难度。蒋寅研究员谈到,自己对学术打假表示敬意,但面对日益恶化的学术环境他却十分悲观,还直言不讳地指出,学术造假的原因就是高校老师工资太低、国家科研经费的划拨方式存在问题。

最后,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云梦学刊》主编余三定教授从五个方面做了总结发言。第一,他认为本次论坛主题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地点也好,面对励耘学术报告厅内悬挂的语言文学大师们的画像,敬畏感油然而生,并启迪大家做学问要有敬畏精神;第二,他指出本次论坛是多学科学者的直接面对面交流;第三,他高度赞扬本次论坛是一次充分自由的论坛,内容丰富,涉及到学风建设的规范、近几年学风状况的评价、学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开展学风建设等内容。第四,他指出本次论坛的特点是研讨与文本结合,这样使得讨论更集中,更有依据。第五,他指出本次论坛时间虽略显仓促,但也使得大家的发言更为精练。另外,他还指出,论坛要推向社会,扩大影响范围,并期待下一届论坛的召开。

会议结束后,与会学者和新闻媒体的朋友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楼前合影留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b6d98ec102de2bd960588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