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3-04-07 20:0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丽江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欢迎阅读!
丽江旅游,对策,存在,及其,问题

丽江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县,又名大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

墙的古城;它起源于唐代的三赕城,历史上是多元文化角逐的重要场所,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被誉为是中国传统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和典范;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在城市格局、街道布置、民居建筑极具特色;古城蕴藏着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纳西文化内涵,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到丽江游览的主要文化资源;丽江人民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造就和发展并形成了古城纳西族人特有的人生观、道德观、生态观和审美观;丽江古城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一个多因素渗透、互动的过程;

丽江拥有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古老的东巴文字、丽江古城、纳

西古乐、茶马古道、白沙壁画等;伴随着旅游业的兴旺,丽江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丽江地区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浓郁而独特的纳西民俗文化促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是丽江古城的灵魂;民族文化作为丽江人文旅游资源的代表,关系着丽江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因此,要协调好发展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确保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旅游给丽江带来的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

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饮食文化、土特名优、手工艺、民风民俗等在商品经济的充斥下正在消失;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外来人口的流动、转换、冲击,给当地的本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现在的纳西小孩子都不学母语,而开始学四川话和昆明话,他们认为纳西语是对智利的一种障碍;即使在家里,也有好几个层次,往往是祖父母说纳西语,孙辈就不会说;伴随而至的外来文化糟粕对丽江社会文化特别是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冲击力不可低;

二纳西民俗文化商品化导致丽江古城文化氛围减弱

独特的民俗文化使丽江古城大放异彩,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把民俗文化推到了风口浪尖,民俗文化通过商品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方面文化的商品化是市场的需求,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扩大影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某些开发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文化习惯,把文化作为赚钱的工具,必然导致民俗文化的粗俗化和庸俗;目前丽江古城正遭受着这样的命运,作为一个纳西族聚居地,古城内却随处可见傣族民乐葫芦丝吹出的乐曲,民族服饰店里的服饰很多也不是纳西族服饰,而是苗族的刺绣、白族的服饰的等,而生产厂家也多是广州、温州等地;民族歌舞被定义为娱乐游客的节目,服饰、动作的文化内涵被削弱,其原来所代表的文化涵义不复存在,丽江古城市场上充斥着的大批量生产的毫无特色商品终会使游客审美疲劳; 三忽视传统文化内涵挖掘,造成旅游形象“符号化”

当前旅游商业化的另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是旅游的“符号化”,只满足于文化的浅层表象,忽视甚至毁坏其深层内涵;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的滥用是较为典型的现象;为了满足符号的需要;许多工艺品上有刻写了表示吉祥祝福的东巴文字,制作成各类挂饰出售;然而,这些文字的真正价值在规划设计中并没有看到,看到的是简单化了的纳西文字符号;这样的规划设计理念,导致销售给游客的只是一种符号消费的产品,满足旅游者对东巴文字的好奇心理,忽略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显现,使之沦成为庸俗化、浅薄化的旅游商品; 四原居民的外迁使丽江古城面临文化博物馆的危险


古城和古城所承载的纳西民俗文化成为吸引游人的卖点,每年数百万游客涌入丽江,大量的游客打破了古城原有的宁静与安逸,为了给商户和游客腾出地方,也为了躲避旅游带来的喧嚣,很多的原住民陆续迁出了古城;根据古城开发办公室提供的数据:1996年前,古城内居住着3万多纳西人,2005年只剩下不到6000,且多为老人;古城居民取而代之的是商户,住户多为来来往往的旅客,这些人多没有古城纳西人的民族文化底蕴,也不能真正地与纳西民俗文化水乳相融;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 (一)结合纳西族聚居的乡村的民俗文化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如东巴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就在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如果乡村里已经没有依托纳西民俗鲜活地留存的东巴文化礼俗,那在古城范围内繁荣一时的东巴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持久地发展,将日益成为一种仅仅是表演性的民俗展示;为保持东巴文化的“活水长流”,需要选择一些乡村作为纳西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基地,培养民间艺人,打造具有独特纳西民俗文化的乡村,这样才能保持纳西民俗文化真实的活力;

二设置文化核心区,控制游客的进入量

应由政府出台管理条例,对于还未完全开发的地区应该限制游客的进入量,虽然在旅游收入上会有所减少,但可以通过其也发达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财政收入来补偿这些地区因丧失部分发展机遇而付出的经济代价;丽江古城由大研古镇、束河古镇和白沙古镇组;当前游客最集中的是大研古镇,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受到外来冲击,出现“空心化”危机;当务之急,是将还保留着纳西人原始的生活状态和民族文化束河和白沙两地重点保护,置为纳西东巴民族文化核心区,限制游客的进入量;同时以丽江大研古镇每年的直接旅游收入,用适当的方式补偿束河、白沙为保护文化遗产所做出的旅游效益方面的牺牲; 三加强对本土青少年的教育,培养纳西民俗文化传人

当今中国社会,非常重视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教育相当薄弱,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地理生态、植物动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丽江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在丽江古城的小学里,已经不能讲或只能讲部分纳西语的纳西学生在增多,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和和故事只有一些纳西老人会讲,青少年既不喜欢听也不想去记,而宁愿去看电视;因此要想保持纳西文化的传承,必须先培养文化传人;这个项目的实施可以争取民间基金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拨款; 四留住原居民与加强现居民的文化参与性

古城居民的外迁已经是一个不能更改的事实,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来留住还未外迁的原居民;同时文化的发展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和发展;因此,要想保持古城的文化氛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设法加强古城现有居民对纳西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自动加入到古城文化的保护中来; 五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全体社区居民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

当今中国社会,非常重视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教育相当薄弱,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丽江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因此通过教育和培训,使社区居民掌握与旅游文化相关的知识、技能包括传统的工艺,一方面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另一方面也使社区居民参与新行业并获得新的就业机会,让遗产造福于当地居民;

六控制古城的过度旅游商业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bc59e9dd2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