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安徽高考作文题

2022-07-28 06:2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0安徽高考作文题》,欢迎阅读!
作文题,安徽,高考,2010

 吴兴杂诗

(清) 阮元

交流四水抱成斜,

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

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

■作品注释

(1)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 杂诗:具体内容没有在题目里明确揭示的诗。

(2)交流四水:即四水交流。交,交错纵横。 四水:湖州市有东苕溪、西苕溪等四条主要河流。 抱城斜:环抱着吴兴城曲折地流淌着。散作千溪:分散为若干条支流。

(3)遍:遍布,布满。

(4)菱:一年生水生草本,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果实有硬壳,有角,可供食用。

作文题目解析:

高考作文题的这首清代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诗意画面。在城外,几条河流把城市合围起来,绕着小城绵延而过。流进小城的溪水,在城内流进了千家万户。在小城人家门前,人们根据水流的深浅,栽种上不同的作物,水深的地方种上黑黝黝的菱角,水浅的地方种上绿油油的水稻,不深不浅的地方人们则种上红艳艳的荷花。

可以理解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延伸为抓住主次矛盾题目: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人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不得不说安徽高考作文题出的难了点,对考生也不公平。

按客观规律对待问题、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拒绝绝对化或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等。再进一步延伸可理解为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是高难度了)。

考生只要抓住其中任何一点写一下多联系实际,可以写出好作文。前面两句诗是条件,整个诗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根据客观条件,以客观规律 办事。(如果写议论文可以写这种最浅的)

可以这么构思:切合时政,可以写过去的高能耗,高污染转变为现在的高效,低碳;切合社会民生的,可以写当前重视房价/收入分配/拆迁等

任何一个社会热点,把它写成社会热点突出矛盾,然后自由发挥。当然可以写成散文,短小说。但是要注意一点,一定要扣着出现某某,重视 某某,解决某某(汗!出这种题真恶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c198b05b52acfc789ebc9e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