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宽的梅花

2022-07-20 02:3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良宽的梅花》,欢迎阅读!
梅花,良宽的

良宽的梅花

作者:肖承森

来源:《莫愁(时代人物)》 2021年第9



\ 肖承森

认识良宽,要从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说起。1968年,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他做了“我在美丽的日本”主题演讲。其中,引用了多首良宽的和歌,最打动我的是那首:“作为纪念/留下什么好呢/春是樱花/夏是杜鹃/秋天是红叶。”

在这首和歌里,良宽于冬天处戛然而止。冬天留什么好呢?我在旅日学者苏枕书翻译的新书《良宽歌句集》里找到了答案。冬日里,良宽最爱的应是雪与梅花。而雪,是留不住的。

良宽是日本江户后期的歌人、俳人、汉诗人和书法家。他的书法得益于学习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对于怀素、黄庭坚的草书以及小野道风的《秋荻帖》也颇有研究。作家傅月庵喜欢良宽的字,他的读书随笔集就取名为《天上大风》,还说,大风起时好读书。可这话若让良宽说,必定说成:想读书时便读书,起了大风也不在乎。据说,良宽平生最不喜欢书法家的字、厨师的菜和诗人的诗。他就是那种放荡不羁爱自由、孑然一身无欲求的人。

我常开玩笑说,日本著名的歌人或俳人命都不太好。松尾芭蕉幼年丧母,少年失怙,一生未婚,穷困潦倒,人生里那点快乐都来自旅途的辛劳,最后在路上病故了。小林一茶的一生遭遇了几次妻儿俱亡,大半生在外漂泊……

良宽出生于地主之家,可不知为何,18岁时他自愿出家了。22岁时,他游历至圆通寺,拜师安顿于此。师父去世了,34岁的他又开始游历。48岁之后,他在越后国境内的几处草庵之间辗转,直至去世,享年74岁。

良宽的歌句作品大都写于游历的路上及借住友人草庵之时,创作主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亲近自然物候,展现生活态度。

良宽和歌中涉及的植物特别多,包括萱草、樱花、棣棠花、胡枝子花和堇花。可我觉得,他最喜欢的是梅花。因为,写其他植物时,他都表现得很轻松,与周围人见到的真实良宽一模一样。例如:“想要手折下棣棠的花儿/簪在友人鬓间/春日的黄昏就算永不来/也很好啊。”天塌下来也不怕的良宽与和歌一起跃然纸上。

但良宽写到梅花时却不一样了。“梅花啊/请抚慰老去的心/因为昔年旧友/如今已无一人”。梅花是珍藏在良宽心里的花,能够承载他悲伤的情绪。于是,我们就知道了,川端康成引用的那首和歌里为什么没有冬天?因为,梅花是良宽不想与人知道的最后的纪念。其实,还有一首写梅花的,单读字面意思,好似洒脱的良宽。“这园中散落的梅花/用衣袖盛着/玩耍之后/花谢也无妨”。可将散落的梅花用衣袖盛起,得是多么轻盈的动作啊,如果内心没有热爱,又如何能做得到呢?良宽的梅花,既是物哀的象征,也有对生活的温柔眷恋。

良宽一生住草庵,行乞食,孤独而清贫,自由又自在。对物质生活无欲无求才是他人生乐趣的源泉。他的挚友解良荣重在《良宽禅师奇话》中写道:“与师语,顿觉胸襟清净。”像良宽这样,与君一席谈便能净化心灵的高僧,世间恐怕很难遇见。

幕府将军德川家齐亲政的时代是良宽创作的旺盛期。那时的江户文化绚丽璀璨,滑稽戏、浮世绘巨匠作品、小林一茶的《我春集》……都涌现在这个时代。不知天才为何总是成群地来,但最爱梅花的那一位肯定是良宽了。




编辑 吴元梓 1159492305@qq.com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c3c3c7aa7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