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有感

2022-04-17 06:3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有感》,欢迎阅读!
美的,有感,路上,风景

从做一个阅读型的教师开始

——读《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有感



新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好多年头了,做一个阅读型、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已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每次想读几本书,不是被这样那样的事情忙得没了心情,就是被自我的惰性弄得没了激情。最近,利用寒假时间阅读了唐丽老师的《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感受颇多,收获不小,我有了在书中发现思想,发现快乐的幸福之旅。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这本书,分为“美在工作 探索实践 有声有色”“美在交往 分享智慧 有情有义”“美在生活 享受美好 有滋有味”三个章节,在这三个章节中分别收录了唐老师的研究报告、教学案例、读书心得、听课小记、博客内容、生活随笔等,仔细阅读后,我发现其中很多内容都提到了“阅读”。唐老师一直秉承着“读书、读人、读生活”的阅读准则,践行阅读学习,提高阅读品质。她读书通常分浏览和精读两种方式,先看序言和后记,再查看目录。因为知晓了书的类型和内容要目,重拾相关书籍后慢慢精读、品读,遇到特别受用的还会经常回读,并写下心得和感悟。

反思自己阅读的方式方法,跟唐老师有相似也有不同,我读书是这样的:拿到书的时候,根据题目先想想:这本书如果我写大概会是怎样的观点,会以怎样的思路展开。然后,看一下简单的介绍及序言等,如果介绍的主要观点与自己的想法相同,章节的布局也没有新鲜之处,那么这本书就可以不读或者只是粗略地翻看一下,反之就阅读。如果作者观点新颖,或者观点与自己接近但章节中体现出来的思路,有比自己深入、系统和完善之处,那就重点读那些体现出作者深入思考的章节。我读书的时候也是先看目录,通过目录知道作者的一个大概思路,沿着作者的思路一路走下去,会让思路和逻辑越来越系统、严谨和清晰。因为,读书不仅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开打思路,学会更深入地、更多角度的思考。

带着一个清晰的框架去读书的时候,我发现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和作者一起思考和洞悉事物的本质,甚至是在和作者一起写作。这会让我更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独到之处,也帮我发现作者的不足或欠缺之处。这样读一本书,远远超过以普通方式读十本书获取的收益。读书的时候,我还习惯有一支笔,把精彩的观点、阐述划上线或摘录下来,亦或是把自己的感受随时记录下来。因为看别人观点的同时,实际上是在与作者对话,会不自然地有一些感悟,把它写下来非常重要。当养成这种习惯,我发现获取知识的速度会更快,效率会更高,思维会更加活跃。

另外,我相信很多老师都说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这样的话,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热爱阅读,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读了唐老师的书,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觉得教师阅读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克服困难挤出时间进行阅读

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需要为家庭腾挪的时间,几乎就谈不上阅读了。没空阅读是大部分教师的现状。除了教科书、教辅书,他们可能不再看其他书籍,这是常见的事情。但这样的后果就是课堂上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虽不一定是照本宣科,但也会显得内容贫乏,对于现在接受了大量外界信息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教师们看书要有一种“挤”的精神。读书如果成为一种习惯,要找出时间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很多人有随身带书的习惯,在不经意的等待时间里就可以翻上几页。习惯的力量也能让人觉得一天不看书就欠缺了什么,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属于书本的时间。而事实上,我们教师也并不见得非要见缝插针才能找出时间。有些时候,没时间只是一个托辞,没有动力和毅力才是问题所在。

二、看什么书要有所讲究,有所选择

爱默生读书有三条实用准则: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喜欢的书。现在的出版物浩如烟海,要全部读完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怎样选择读物对任何读书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作为教师,选择学科专业、教学策略和方法、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书籍阅读,对教学工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这些实用性强的读物。作为中小学教师,知识面宽一点,知识广博一点,不但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架构,也有利于展示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阅读与思考要结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如果只是阅读,而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加入思考或者是实践,那么阅读并不能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增长起到有益的影响。阅读是一种输入,要让阅读的知识产生输出的动能,那就必须对它进行加工。很多人阅读时做读书笔记,或者写书评,这样的阅读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动笔读书是更高层次的阅读,它需要有一定的毅力才可以实现。教师阅读的价值主要在于对教学的贡献,而阅读对于教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教材的补充甚至是改造。广博的知识与灵活的组织运用,能使一位教师成为课程的参与者,这样就不只是我们常说的“一桶水”,而是成为知识的溪流,源源不断地重组和更新教材中有限的知识内容。

阅读不仅是教师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还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和交流,会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阅读开始吧,让我们教师更有教育智慧,让我们教育更美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c50139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