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

2022-08-12 13:0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欢迎阅读!
议论文,论证,结构,方法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

一、论证的结构方式

论证的结构方式,就是对议论文全文的合理安排和设计。它与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侧重点不同。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侧重于所有议论文的共性,即基本具备的大体框架。而论证结构则侧重于论证的思路,侧重于论证过程中的内部结构安排。

要安排好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动笔之前,需要认真分析文章所要阐述的观点和材料,弄清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思路。写议论文常犯的毛病是不能将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只是把材料一个一个地罗列起来,忽略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文章结构松散,缺乏说服力。究其原因,即在于对观点和材料缺乏分析与研究。

若想更好地阐明中心思想,正确地论证观点,用文章内在逻辑力量来“征服”读者,必须认真地、合理地安排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论证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并列式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或者是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这就是并列式。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例如施东向的《义理、考据和辞章》这篇文章,就分别从义理、考据和辞章三个不同方面加以论证,前两者属于文章的内容方面,后者属于文章形式方面,它们之间又是并列的。为了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有时候就需要把几个不同角度的论据并列起来。例如吕叔湘先生的《错字小议》中就从常见的错字,因形近或者音近造成的错字,引古籍疏忽造成的错字,语意相反的错字,难以发现的人名和数字中的错字,正和误和平共处的错字以及校勘中的错误等几个方面,论证了“错字造成阅读上的困难,程度不同”这样一个道理。 并列式形式上的标志是,几个并列的层次或段落后面一般标以“第一”、“第二”等或“首先”、“其次”等。

2.正反对比式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某一种事物(或意见),这就是对照式。

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就是典型的对照式:用主观主义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进行对照。此文不仅有宏观的结构上的对应,更有内容以至词句上的对应,堪称对照式的典范。 3.递进式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例如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即先提出中心论点,再列举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接着再进一步分析自由主义的危害性、思想根源,最后提出克服自由主义的办法——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人们常常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展开论述,因为它符合一般人的思维规律、认识规律。

4.纵贯式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先总说后分说,先分说后总说或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这就是纵贯式。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一文就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先总说“反对党八股”(主张“以毒攻毒”)后分说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再总说“党八股”的危害性及反对“党八股”的重大意义。

就一篇文章来说,有的论证思路是单一的,有的是综合的。一般情况下,写议论文不是单纯采取单一的论证结构方式,而是几种论证结构方式的综合运用。至于选取哪种论证结构方式最为适合,那要依据论证的内容而定。 二、论证的方法


论证的方法就是论述和证明论点的方法。要想写出一篇好的议论文,必须懂得一定的论证方法。如果有一篇议论文是这样的:开始提出论点,接着摆出一两个事例,然后小结,这样的文章即使观点明确、事例恰当、结构完整,人们读后往往还是觉得道理讲得不透,内容贫乏单薄,文章苍白无力。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1.例证法。就是用典型的事实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摆事实”。人们说“事实胜于雄辩”,可见这种方法是最具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它的目的,在于证明生活中确定存在某种现象,并通过归纳推理,从中引出结论——文章论点来。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使用具体的事实做论据时,不可过详。那些具体的描写,只能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使文章不再像是一篇议论文。应该知道,议论文中“举例”的目的,是用来作为论据证明论点,“过详”的事例,只能使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变得不那么直观。当然,叙述事实也不能简洁到说不清事实的程度。 二是使用例证法时,如要列举较多事例应注意角度的变换,不应总是同一类材料的罗列。

三是使用例证法时不要有例无证,忽略论证环节。应注意把道理讲透,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论据和论证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举出事例的同时,及时地加以分析、论证,使论据和论证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使每一个论据都紧紧地和论点联系起来,使论点得到更有力的证明。

2.引证法。是用已知的公认的道理、原则作论据来证明个别性的论点。即所谓的“事理论证”。引证法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引用经典性言论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革命导师和领袖的有关论述或伟大名人如鲁迅等的名言,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据。

第二种,引用公认的原则、公理、格言、成语、俗语等,作为立论的根据。在文章中引用这些话,可大大增加文章的思想深度,从而更准确、更有力地阐明论点。

引证法还可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照录原文的,称为直接引用,应当用引号,表明未做任何改动。原话较长,做了压缩、概括的,称为间接引用,间接引用不能加引号,以表明并非原文。间接引用一定要符合原意,概括准确。

运用引证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用来作为论据的引言,必须是正确的,即被历史、被事实所检验、所证明了的真理。不能盲目相信,随便引用。

二是引文要能恰当地说明论点,不能生拉硬拽、牵强附会,更不能张冠李戴。 三是引文应准确,并且要少而精。引用别人的话要和自己的分析议论结合起来。

3.对比法。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存在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横比,即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这样对比可使正确的事物与错误的事物截然分明;一种是纵比,即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运用对比法,可以使道理不言自明。

4.喻证法。又叫比喻论证法。即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有时候,一个恰当的比喻,就能启发读者领会一个道理。不过,比喻毕竟是一种修辞方法,只能借用来作为论证的辅助手段,通常还得从正面加以阐述,意思才能明确。


运用比喻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可以把老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自己却像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

二是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

三是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有的议论文以寓言或者神话作比喻进行论证。因为寓言和神话虽然都属虚构,但它们实质上是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了生活的真理的。引用这些比喻能增强论证的效果。例如可引愚公移山比喻依靠群众、坚持不懈定能取得成功。

5.类比法。即根据已知事物的某种特点,证明类似的另一种事物也会有某种特点。论证过程是相同特点的推论。它不像演绎推理那样,有一个普遍的原理做根据;又不像归纳推理那样,由许多事例归纳出结论。它的准确性比二者弱得多,但它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可以把复杂的道理讲得简单,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是一种“化难为易”的论证方法。

运用类比论证,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相类比的两种事物,必须相类似;二是所比的类似点必须属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三是被类比的事物,必须不含有同结论相矛盾的性质,否则结论就会是虚假的;四是被选来作比的事物应该是大家熟知的,浅显易懂的,如果不是这样,选用的事物是人们不易理解的,那么这样的类比不但不会使议论“化难为易”,反而会给议论增添麻烦。

6.因果论证法。即通过对事物的成因、结果作出分析,以说明事物特点,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可以由原因推断结果,由结果推断原因,或者由结果推断结果。这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分析来龙去脉的方法。这种论证方法很重要,因为议论文的目的在于阐述原理,揭示事物发生的原因,指出事物的发展前途,使读者明了实践的方针。这就需要把事物的因果关系讲清楚,才能对读者起引导和教育作用。用来论证的结果,必须和原因有必然的联系,才能进行推论。

7.归谬法(引申论证法)是由反面论点引出错误结论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就是先假使对方的错误论断是“正确”的,然后从对方的论断中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对方的论断是不能对立的。这种方法多用于驳论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c7983fcfab069dc5022011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