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忆李白赏析与答案

2023-01-03 14:1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日忆李白赏析与答案 》,欢迎阅读!
李白,春日,赏析,答案

春日忆李白赏析与答案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春日忆李白

唐代 杜甫 五言律诗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相关介绍:

俗话说的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作清新、俊逸,和南北朝时两位著名诗人庾信、鲍照的作品一样。李白啊,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这无语的春之绿树,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共饮,再次探讨一下我们的诗作呢? 作品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充满着对李白诗文深深的怀念。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746年(天宝五年)747年(天宝六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

1 --4)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清代杨伦评此诗说:句自是阅尽甘苦上下古今,甘心让一头地语。窃谓古今诗人,举不能出杜之范围;惟太白天才超逸绝尘,杜所不能压倒,故尤心服,往往形之篇什也。《杜诗镜铨》这话说得很对。这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自然地加以补明。这样处理,不但简洁,还可避免平铺直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联,曲折变化。

5--6)三联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春天树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故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颂的名句。《唐诗别裁》称它写景而离情自见《杜臆》引王慎中语誉为淡中之工,都极为赞赏。

7-8)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呼应。说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恨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用何时作诘问语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回荡着作者的无限思情。


这首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全诗以赞人写起,接着论诗,进而思人最后期盼见面,当面论文结,转折过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字,把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高考题:1)这首是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做出了什么样的评价? 从诗坛地位,无人可比;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诗歌的风格,清新俊逸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表达双方翘首以望的思念之情:杜甫思念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他。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虚实结合的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思路脉络

立足于诗,怀念李白。首先赞美李白的诗歌,转而对李白的思念,最后表达自己渴望想见,切磋诗艺的愿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cda67ed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