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2023-02-16 21:38: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欢迎阅读!
感到,人们,存在,幸福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心灵写诗》读后感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每当我翻开李镇西老师写的《心灵写诗》一书时,这句话便会深深地触动我的心灵。李老师把这句话作为开学第一天的见面礼郑重地送给他的学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既是一种伟大崇高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平凡朴素的实践行为。是啊,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往往只需“举手之劳”。在街头,当你热情而耐心地回答了一位外地人的问路,他会因为得到你这样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的真诚帮助而感到幸福;在公共汽车上,当你主动为一位老人让座,他会因为你的行为而感到幸福;当朋友伤心沮丧的时候,往往你一句安慰的话就会使对方感到温暖而幸福……李镇西老师正是这样,以高尚的人格引领人格,以激情的智慧点燃智慧,把整个心灵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学生。他和他的学生们时时处处自觉地践行着这句话,他们以为别人带来幸福而感到自豪。在钦佩李老师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思索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怎样让自己成为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

首先,让同事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教师的劳动方式乍看起来好像是个体性的,但现代教育的任务告诉我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是单凭一个教师就能完全实现的,必须靠全体教师协调一致地进行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语文教师在教改中想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面,开扩视野,全面发展,可数学老师却认为只有多加操练才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对学生施以题海战术,结果占用了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使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再如班集体建设中,有的科任老师认为那是班主任的事,便不闻不问,只在自己的学科上花功夫,结果由于没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势必也影响到该班这一学科的成绩。这样,同事之间就可能产生矛盾。怎样解决这类矛盾,我想每个教师不妨想想李镇西老师送给学生的这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是影响了别人?还是给别人带来了幸福?你这么做,同事对你满意吗?你这么做,学生对你满意吗?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唯有不断地反思这些问题,才能达成同事之间的协调,共同教育好学生。同事之间还应发扬风格,互相谦让,


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互相宽容,互相学习,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同事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第二,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就需要教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学生总是存在差异的:有的聪明好学,有的愚钝懒散;有的热情开朗,有的郁郁寡欢;有的好胜心强,有的畏畏缩缩……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着独立个性的生命,教师不能因着自己的喜好偏爱哪些人,或厌恶哪些人。教师应以一颗包容之心爱所有的学生,因为他们是那么的信任你。有时你只是不经意的一句指责,却早已伤了一个孩子的心,他的人生也许会因此而改变。只有你赢得了孩子的心,他们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爱,由此他们的心中会溢满幸福感。教师还应有一颗敏锐细致的心,时时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教师都要留个心眼,从而把握教育的契机。李镇西老师身兼数职,工作十分繁忙,可他对学生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他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生活,细致到学生有没有吃早饭,学生的心情好不好,上课有没有精神等等。因为他的关心是真诚的,所以学生都把他当成了自己最可亲近的人,什么都愿意和他说。我想他的学生一定会觉得因为有了这样的好老师而感到幸福的。另外教师还得有一颗耐心。学生在成长的过程总会犯错,他们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犯错、纠错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老师允许孩子犯错,每次犯错后总会耐心地和他们谈心,使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改正,但他从不要求学生以后不再犯错误,只是对他们说,把犯错误的间隔时间尽量地拉长一些,同样的错误可以犯第二遍,第三遍,但不能四遍、五遍地犯下去。看看,碰上这样有耐心的老师,学生都会为自己经常犯错误觉得不好意思的,他们也一定会为自己拥有这样的老师而觉得幸福的。因为这样的老师已经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里。

第三,让家长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学校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社会与家长的支持,尤其是后者的作用不可低估,因为家庭是构成我们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我们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对老师说:“我这孩子交给您可就放心了!孩子要是犯了错要打要骂随您,我决不袒护!”或者说:“我这孩子就听老师的话,我可真拿他没办法。老师您就多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ce2082c72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