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中的冷热之道

2022-12-16 18:3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饮食养生中的冷热之道》,欢迎阅读!
冷热,养生,饮食

饮食养生中的冷热之道

最近记者和朋友一起吃饭,一位从事营养调理工作的朋友点了几道冷菜和热菜,然后问我们,当一些热的食物和冷的食物放在桌上,应该先吃热的食物还是先吃冷的食物?一位朋友说,现在天气比较热,应先吃冷的食物,降降温,然后再吃热的食物;还有一位朋友说,应先吃热的,然后再吃冷的。这位从事营养调理工作的朋友说,最近她看了一本有关养生方面的书,书名是《老老恒言》,此书为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曹庭栋75岁高龄时所著,又名《养生随笔。书中从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广泛地阐述了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养生方法,里面说,《抱朴子》曰:冷热并陈,宜先食热,后食冷。

所谓饮食中的冷热之道,有两重意思:一是指食物温度的冷热要适宜;二是指食物性质的冷热要适宜。抱朴子》东晋时期葛洪所著)中有这样的记载:过热的食物易伤骨,过冷的食物易伤肺。热冷衡量的标准是:热不要烫到嘴唇,冷别冰到牙齿,如果冷热食物都要吃,应该先吃热食,再吃冷食。

“中医饮食讲的是人与天地相应”。营养师说,饮食调养应考虑地域、季节、年龄,像有些地方,环境比较湿重,夏天吃火锅也无妨,当然所吃的火锅是清淡的,通过饮食让身体出一身汗可去除湿重,汗是调节体温、排除毒素的重要途径,让身体出汗的方法有很多,如运动,进热食也是促进出汗的方法之一。《内经》里说,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中医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本草纲目》对生姜药理效


用的描述是:姜味辛、气微温。凉拌热炒做汤均可,是不可或缺的做菜作料。生姜益脾开胃,温经散寒,调理腹痛、吐泻等疾病。根据现代药理,夏天吃生姜的好处在于:由于夏天炎热,人们习惯贪凉,喜吃寒凉之品,夜间又感受夜寒,易产生暑湿,影响脾胃,所以夏季人们往往胃口不好,少食厌腻。针对这种情况喝一点姜汤或做菜时多加点生姜,既可散寒去暑,又可以治疗因吃不洁食物而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

出汗是调节体温、排除毒素的重要途径,夏天虽然炎热,但有阴气伏在体内,所以也应吃热的食物,让身体稍稍出一点汗,来进行阴阳调理,使阴阳平衡。尤其是老年人,在夏天要注意不要吃食物性质寒凉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养生之道绝不是冷天吃热的,热天吃冷的那么简单。

《老老恒言》里说,到了三伏,天气非常炎热,阳极生阴,体内的阴气开始生长。按五行划分,长夏属土,所对应的五脏是脾,脾与胃,都是五行中的土,所以夏季是调理脾胃的最佳时节。在夏季不宜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如油煎炸的食物,过咸、过甜的食物也应少吃。因为油腻的食物从阴阳属性上讲,属阴,如果阴气过盛,容易腹泻,而清淡的食物属阳,清淡的饮食会使脾胃正常消化吸收。 营养师说,不同颜色的食物所补的脏器不同,黄颜色的食物是养肝的,如芒果、胡萝卜、南瓜、杏子等,黑颜色的食物是补肾的,如桑葚、黑芝麻、黑木耳等,白颜色的食物有润肺的作用,如百合、茭白、白木耳等,红色的食物是养心的,如红枣、番茄等。可根据身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d063ec8ad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