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有科学根据] 人之初性本善

2022-03-31 02:17: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之初性本善”有科学根据] 人之初性本善》,欢迎阅读!
性本善,人之初,根据,科学

[“人之初性本善”有科学根据] 人之初性本善

中国的《三字经》流传到德国,并且有学者对其内容进行了讨论。《三字经》首句“人之初性本善〞,已得到马克斯・普朗克讨论所的证明。 负责这项专题讨论的人类学与心理学授普朗克确认: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和善举的心理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婴儿的大脑发育出足够的认知能力,可以推断他人行为的真实意图;第二是:婴儿渐渐成长发育出亲社会倾向,有渴望融入社会的心理。婴儿到1岁半甚至再早些便具备这两个条件。这时他们从幼小的心灵和行动上便有了助人为乐的意识和品德。

讨论人员说:吸乳是婴儿与生俱来的本能,否则不能生存。婴儿的“恋母情结〞与吸母乳紧密相关。另外,母亲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大脑中分泌一种慈母素,使母爱成为女人的天性。这种母爱与恋母的互动便产生了顺理成章的情景:当婴儿遇到险情时便自然而然地叫喊:“哎哟,妈妈!〞绝不行能喊出:“哎哟,爸爸!世界不同语言的各民族各国家莫不如此。

还有,婴儿和幼儿不分性别,都喜爱戏水。这种行为被称作“爱水情结〞,这与胎儿生长的环境有关。因为胎儿从形成到出生前始终都浸润在子宫的羊水中,所以儿童的“爱水情结〞成为习惯定势。

与其说女人温顺似水,不如说她们的婴儿温顺似水。温顺和和善紧密相连,“人之初,性本善〞是有根之源,它来自羊水及

- 1 -




恋母、母爱等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复合因素。

马克思・普朗克讨论所的心理学讨论员做了一个好玩的试验。每天进入试验室里,在24名刚刚会爬的婴儿面前做简洁的动作和表演。大个儿讨论员假装打小个儿讨论员一个洪亮的耳光,被打者佯装掩面而泣。此刻,全部婴儿都震惊了!24双愤慨的眼睛都集中在打人者身上,然后婴儿又以怜悯的目光投向被打者。有的甚至流下怜悯的眼泪。有个叫贝克的婴儿,爬到打人者脚下,狠狠地朝他脚脖子咬了一口!疼得打人者捂着脚脖子怪叫:哎呦!妈妈!〞很多小伴侣哈哈大笑。讨论员从中得到启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婴儿身上表达了出来。

讨论员又做试验,把婴儿专用毛巾整整齐齐挂在高2米的尼龙绳上,然后用竹夹子逐条夹好。接着讨论员有意笨手笨脚,很多竹夹子掉在婴儿的地铺上。随着竹夹子落地声,试验室全体婴儿在几秒钟内做出想要帮助的举动。

据录相分析讨论,一位裤裆裹着尿布的婴儿先看看讨论员着急的神情,又看看掉在地铺上的竹夹子。他急迫地手脚并用地爬过来,抓起一个竹夹子推到讨论员脚边。看样子他很想把竹夹子递到讨论员手中。24名婴儿都表现出同样的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热情,特别情愿关心“笨手笨脚〞的讨论员。通过上述科学试验证明:“人之初性本善〞是个真理。 [编译自德国《嘹望》月刊]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d1822fd61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