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2022-04-10 21:2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欢迎阅读!
顶天立地,一个

《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演讲稿

同学们、老师们:

你们好 我今天要演讲的内容是: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21世纪的今天,跆拳道、散打、击剑等一些运动已经成为时尚,大大小小的健身房随处可见。一些精力充沛的年轻人,都希望炼就健康强壮的体魄,有朝一日能够行侠仗义,无所畏惧

在被茫茫大雪覆盖的一片森林中,伐木工人李康正奋力锯着一棵粗壮的雪杉。突然一个躲闪不及,他被树干砸倒,当场就昏了过去。等他醒来时,太阳快下山了。他挣扎着爬起来,却发现自己的一条腿已被牢牢地压住。他大声呼喊着,可是工友们早已下班回家了。森林中,只有他的声音在孤独地回荡着。此时此刻,对李康来说,生命就像夕阳的余辉,在一点点、一点点地流逝着。于是,他又一次举起了电锯,不是对着树,而是对着自己的腿…… 就这样,李康用一条腿换回了整条生命想想那锋利的锯刀,想想主人公毫无畏惧的举动,我们又怎能不有所触动,乃至学会刚强? 如果说失去一条腿还不能说明什么,那么在个人生命与集体利益中选择后者的人,能不能称为毫无畏惧了呢?回答是肯定的

“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剑英,20061114日在完成训练任务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此时,飞机高度194米,跳伞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但是,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分布7个自然村,居住着3500口人。当时飞机上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还有易燃的氧气瓶等物品,如果跳伞后飞机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16秒的时间内,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李剑英先后三次放弃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飞机因受高出地面的水渠护坡阻挡,爆炸解体,李剑英壮烈牺牲。

生为国生,荣为国荣;碧空长剑,英雄不死。在这永恒的16秒中,有22年飞行生涯的英雄试飞员李剑英,决然地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谱写了一曲人民军队爱人民的炽烈的壮歌

今天,或许我们不会面临用一条腿来换回整个生命的选择,或许我们也无须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做一回烈士,但在现实生活中,挫折、困难等等都是接踵而至的。决不要做一颗圆润的小石子,得过且过;我们应当学会刚强,勇于面对严峻的挑战,做一个强者,决不轻言放弃。




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倘若有人问及:“人生在世,究竟是做人难还是做事难.”依我说,还是做人,且难度远在做事之上.古今中外,会做事者可谓大有人在,但真正能够在做人方面达到至善至美之境界,人间罕有.

而要做中国人,更是难上加难.盖因做人的标准,主要是从普世价值来考评;做中国人的标准,却需要本民族的价值观来界定.学会做人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处,学会做中国人,则要肩负起本民族沉甸甸的历史重担!

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华夏民族便开始以其先进的文明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了中华文明正源生成的春秋战国时代,因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使得一些平民百姓随着经济地位上升而从直接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与没落的贵族一起,构成了一个游离于统治集团之外的群体——士人阶层.面对剧烈的政治动荡和纷乱的社会现实,他们以深邃的洞察、敏锐的思索,救国于危难之中,解民于倒悬之急.加之他们不受制于权贵,人格相对独,又较少政治羁绊,因此得以广收门徒弟子、游说庙堂之上,如同无数喷涌而出的清泉,汇聚成悠远宏大的中国文化之源.造就了一个辉煌壮观、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时代.

士人阶层,是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他们自觉肩负社会责任,钻研历史、思考现实、匡救时弊.奠定了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代士人的思想精髓,早已在父辈的训诫中,渗透于我们的灵魂深处,形成了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民族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使我们民族所面对的挑战远比先辈时期复杂.古老的中国,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就必须正视我们的民族文化、继承发扬我们的民族优良传统.做一个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何其困难.且不说当代国人正普遍走向西化,不少人向往西方式的生活、西方式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不那么重视.放眼世界,已找不到第二个像中国这样重视英语教育的国家.英语甚至已经成了考察人才的标准和圭臬.我认为,英语作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点无可厚非,但是英语取代国语被热捧,说明这个民族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中国近代因百年贫弱,导致中国人在西方人面前缺乏自信,这点可以理解.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蔑视自己、崇洋媚外.反而更应发奋图强,寻求富国强民之道.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以一介布衣之躯,尚且周游列国,宣扬仁道,力图止干戈于庙堂,救黎民于水火.作为今天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应当以身作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贤孔子曾对青年人寄予厚望,他感慨地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让我们勇敢面对来自皓首匹夫“乳臭未干”的质疑吧!

比起孔夫子所处的时代,今日的物质生活可谓非常地富足.,物质财富却终究不能代替精神财富.脱离了精神文明所建立起来的物质文明,也无异于空中楼.西方的资本主义虽把人类带出了蒙昧的中世纪,却也带来了殖民主义和两次世界大战,其破坏力远远超过古代.中国作为后起的工业国家,应当竭力避免误入西方的歧途,把中华民族带入弱肉强食的工业丛林.老子曾尖锐地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颜色让人眼花缭乱,纷杂繁复的音乐让人听觉失灵,精美丰盛的食物让人味觉迟钝;纵情骑马打猎,让人内心发狂,稀奇难得的商品,让人行为失常.”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过于重视物质,轻视精神,无异于自取灭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的士人,不重视道德修养,因此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凡是在历史上受到民众爱戴的士人,无不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注重“舍身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贵气节.信奉大丈夫立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儒家的博爱精神.正因如此,古代中国方被称为“礼仪之邦”,以至海外朝贡、四夷宾服.

睿智多才的先贤圣哲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顶天立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寸心坚似铁”的真实写照.明代国士顾炎武面对清兵入关、国破家亡,愤然投笔从戎,振臂高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时“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抗清失败后,他至死不肯剃发易服,并写下了“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鹊来燕去自成窠.”之诗句,以精卫填海自比,表明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中华民族自古是多灾多难的民族.古代洪流肆虐,方有大禹治水;近代日寇入,方有八年抗战.然而,中华民族在危难面前,却屡次能够起死回生,恰恰是因为我们民族不屈不挠、奋起抗争的民族精神.是故天将降大任也,作为中国人,应该为自己的民族而自豪,顶天立地,傲世寰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d4bcda250e2524de5187e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