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四圣一揆”思想的诠释学解读

2023-02-26 02:2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船山“四圣一揆”思想的诠释学解读》,欢迎阅读!
诠释学,船山,解读,思想

The Hermeneutic in Wang Chuanshans Theory of “the Four Saints' Thoughts is the One Tao”



作者:田丰

作者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出版物刊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页码:120-125 年卷期:2018 4

主题词:王船山;四圣一揆;疑古;诠释学



摘要:经的存在方式是在诠释中不断生成的历史性存在。无视这种历史性的体用相生,经或者沦为历史之陈迹(考据学追寻的事实真相),或者成为与诠释史无涉的独断解读对象。宋代以降的疑古思潮预设前提是:第一,圣人思想与天道具有同一性与现成性。第二,后人与圣人(天)具有(至少是潜在的)平等的地位,可能通过对自家性体的体认达到对圣人与天的彻底澄明。第三,文本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初生之顷、"不易之侀"。三个前提的统一性在于一种脱离用而追寻体之本然面目的努力。经典作为体,其存在方式并非超然于诠释史上的某种实然定体,人对经典的理解努力也不是还原出本然面目,而是进入诠释,在其历史性的用中生成更加丰富之体。船山在不同的体用论基础上对《周易》生成史的描述是源始整体由数开始依次生出画、象、德、义、辞的过程,"生"内在于自身整体。"四圣一揆"指向的不是人作为孤立个体的制作,而是易作为天道在历史中的不断生成开显,前圣后圣道说的始终是"一",后之学者总是已经处于历史之中,只能以不断重返的方式来重新生成"一"(也包括经典)之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d575aaff7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