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课程资源 彰显特色教学

2023-02-27 22:08: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整合课程资源 彰显特色教学》,欢迎阅读!
特色教学,彰显,整合,课程,资源



整合课程资源 彰显特色教学

为了进一步落实开展市教委快乐活动日的要求,体现联建小学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和学校发展的导向及校本化的分层目标;体现发展学生个性,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学校将课程资源有效整合,实施优化组合。着力推进探索课程整合的工作,作为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



一、体验阅读,感受生活

学校将活动内容安排做如下划分:学科类、技能类、竞赛类、艺体类、社会实践类;将探究型课程设置成团体形态、渗透形态。重点设置开发能体现三健三特三优方面的拓展课程。以校本特色项目(绘本、心理辅导等)引领,结合周五下午的拓展型课程社团走班开展快乐活动日活动,每周集中半天时间,共开设35个活动社团,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形式开展拓展型课程及社团活动。如课外阅读、绘本阅读、电脑信息、中国象棋、田径、足球、跳踢拍、合唱、打击乐、环保、水资源、智能机器人、航模、车模等。



我校之所以进行课程整合和绘本阅读课程实践,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思考:1)对小学生而言,图文并茂的故事更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2)积累是语言教育的根本。语言学习靠的是大量的语言输入,靠的是大量的鲜活的言语例子在头脑中的反复撞击和碰撞。对小学生而言,每天花一定时间念熟一篇短小的语言故事是打下语言基础的关键。3选用故事类文学作品,回归语言教育的人文之本。而最能体现人文和文化特点的语言材料室文学类作品,阅读和学习符合儿童心智特点。它会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提升素养。



(一)活动的作用

1、培养能力

绘本阅读将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活动出发点,利用直观的手段,在有限的活动时间内,反复的、连续的提高学生的认知、观察、想象、表达的能力。杜冬艳老师执教的《老鼠在星期四想什么?》,胡君老师执教的《搬过来,搬过去》,金佳静老师执教的《爷爷一定有办法》都有这方面的特点。



2、注重学习

绘本阅读是遵循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和谐统一的整体,在开展教学时,师应该将教学内容按照学生逻辑顺利组织实施,实施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并且教师要根据绘本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结构,将绘本内容结合知识逻辑顺序开展教学。如果有些绘本相对容易读懂,不妨就可以重点挑出一些画面和文字让学生细细品赏,可能就会读出一些新的意境来。在研究了《爷爷变成了幽灵》,金萍老师在课后反思中就提到采用这一做法来加强孩子对




绘本主题的领悟。



3、整合资源

整合资源是指将不同的资源、手段运用到绘本阅读中,将各个领域的资源有机的整个到绘本阅读中,扩大内容,扩展范围,深化内涵。如果说绘本具有艺术性,即透过图像传达宗旨,启发孩子观察力与创造力。那么绘本阅读还可以与音乐相融合。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因此,绘本阅读中融入音乐在孩子的视觉得到愉悦的同时,他们的听觉也迫切地需要得到关爱。如果把绘本中的图画成为图画语言。那么这里和绘本结合起来的音乐,完全是一种音乐语言了。



(二)活动的主要做法

1、回味式教学

我们的孩子都是小学生了,对文字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能力,所以有些绘本可能孩子一看就懂了。但是很多绘本在精美的图画和浅显的文字背后其实并不简单,孩子们并不能一下子读懂其真正的含义,需要教师引导和指点,让孩子们阅读后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之后他们会继续捧着书反复品味,这才起到了绘本阅读的目的。



2、换位思考教学

绘本阅读中要在合适的时候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但有的时候,我们在选择绘本上往往注重轻松、幽默,想象空间大的作品,更多考虑它的文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孩子们会更关注画面的风趣和幽默,想象的奇特和绚丽,至于主题只是在孩子读懂故事后自然会悟出来的。



3、参考式教学

绘本题材中不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得奖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带有很强的个性和文学性,自然应该作为我们的首选佳作。让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能够有机会吸收世界文化的精髓。



二、拓展课程种类,丰富生活

根据小学课程标准,拓展活动课能体现智慧育人的理念。我校的拓展课以生命教育为依托,制定了生活中的小礼仪自救自护的学问生活安全的玄机等校本课程内容,加强学习与社会、科技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表现,感受生活的意义。






三、阳光心理活动,充实生活

体现学生新文化的价值,需要努力提倡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理念。那快乐生活就是要让生理健康,让心理阳光。联建小学是上海市心理健康示范校和生教育实验校,随着实践不断深入,打造阳光心理越来越凸显了。从健康阳光也许在意义上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却让我们对健康教育的理解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泛,生命教育的目标更明确,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心理课程从以往的两段目标,细化为年级心理教育辅导具体目标,承受力包容心为核心。我们进行了低高年级学生的适应性心理问卷调查,根据呈现的焦虑程度,不断完善导情、导行的讲座、辅导机制,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为不适应校园生活环境的学生开设健心房,组建了知心小伙伴团队,将阳光心理传递。心理小屋静静的,学生在这里释放情绪,倾吐心声。心灵驿站是孩子们爱去的活动场所,和老师同学一起快乐游戏、畅谈趣闻或假想。2011年上半年学校从一年级入手试点开展学生课间、心理活动、团队游戏的设计、开发和实践,让每一位联建学生真正地品尝学校生活的快乐,分享童年的幸福。



四、教学中的反思

1、体验真正快乐学习

快乐,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今日精彩生活的一个有机元素。作为一所上海市心理健康示范校和生命教育试点校的公办小学,我们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快乐心情的培养与积极心理的激发,教育培养学生寻找快乐,品尝快乐、分享快乐。



2、形成快乐文化学

利用新课改三级课程的平台,结合地域学生文化的不同特色,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现多元快乐文化的活动,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体验、感悟和分享学校的特色快乐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d5774380a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