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生活方式向生态生活方式的转型

2023-03-18 19:2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现代生活方式向生态生活方式的转型》,欢迎阅读!
生活方式,转型,生态,现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现代生活方式向生态生活方式的转型

作者:马玉枝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5

【摘 要】人类为了挽救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渐转变生活方式,生态生活方式逐渐被人们接受和普及。文章主要从异化消费向科学消费的转型,远离自然向亲近自然的转型,精神迷茫向精神闲适的转型三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现代生活方式;生态生活方式;转型 一、异化消费向科学消费的转型

现代社会异化消费处处存在,富裕阶层不再满足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开始注重商品的象征意义,把消费看成是社会地位的体现,各种不健康的消费方式比比皆是,这已成为阻碍经济健康发展和环境生态平衡的大敌。

(一)异化消费。异化消费就是忽略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人的生存需要而只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交换价值和满足人的虚荣心好奇心的消费方式,包括:奢靡消费、符号消费、炫耀性消费。 1. 奢靡消费。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人们不再重视节俭,开始盲目攀比,铺张浪费,追求奢华,甚至挥金如土。

2. 符号消费。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商品的社会象征性指随着以物质极大丰盛为特征的消费社会的崛起,商品的符号价值具有两个层次:商品的独特性符号和商品的社会象征性。商品的社会象征性成了人们表达权力、财富、声望、身份、个性的最佳方式,富裕阶层希望消费能代表自己的身份、地位、档次、品味的商品,借此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3. 炫耀性消费。富裕阶层认为炫耀性消费是一种生活方式,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是这样表述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状态或生活理论当炫耀性的消费构成整个生活方式的时候,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阶层总是或多或少地模仿这种消费。为了满足炫富的欲望,富人们常常进行炫耀性消费,他们进行炫耀性消费不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面子。

(二)异化消费的消极影响。异化消费的消极影响是非常大的,像如炫耀性消费对人们的消极影响有:影响人的价值观,助长人们追求物质的欲望;炫耀性消费造成大量资源能源浪费,不利于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型社会构建。

(三)科学消费。科学消费包括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等方面,它是针对奢靡消费、炫耀性消费、畸形消费等异化消费而言的,对于消解异化消费的消极影响,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适度消费。适度消费中和了过度消费和过分节约,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促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济发展。第一,节俭消费。节约消费要从消费结构转变。第二,适度超前消费。适度的超前消费可以刺激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盲目的、不顾自身经济实力的超前消费是不可取的。2)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品包括绿色汽车、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家居用品。现在世界各国都加紧研究这种新产品。亲近自然并都不遥远,只要我们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就在我们身边。(3)循环消费。目前我国的低碳消费主要包括五个层次:一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最低。二是资源能源的消耗量最小。三是对人类发展的危害最小。四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小。五是开发新低碳技术,研发新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二、远离自然向亲近自然的转型

高度的城市化、工业化给人类带来大量便利的同时,也减少了人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人类在受到大自然的回报后,积极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希望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改善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一)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过多的钢筋水泥建筑抢占了其它生物的栖息地,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隔远了人们与大自然的距离,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代科技产品使人们处于亚健康。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越多,人们接触自然的机会就越少,长时间上网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远离自然的危害。远离自然不利于人类身体健康,使人们的身体机能下降;不利于培养人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人们大量时间上网产生和耗费了大量的辐射电能破坏了环境耗费了大量的能源。

(三)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正是因为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对健康,对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都有不利影响,因此,要实现向生态生活方式的转型,就需要形成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三、精神迷茫向精神闲适的转型

(一)精神迷茫的生活状态。第一,迷恋低俗文化。时下有些人迷恋色情网站、毒品;流连于各种会所;痴迷于网络游戏;观看低俗的文娱表演;大搞封建迷信,求卦算命等。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内涵丰富的地方门可罗雀。第二,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与计算机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网络。沉迷于网络其实是心灵空虚,精神迷茫,逃避现实的表现。

(二)精神迷茫的消极影响。精神迷茫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比如没有精神追求,所以容易追求物质利欲的满足。也不能投身入有意义的有利于生态环保的工作。

(三)精神闲适的生活方式。人们更应该注重精神追求,对精神追求投入多了就会减少异化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1)技能型消费。技能型消费是比日常休闲活动高一级的精神消费模式,一般指教育消费。这种精神消费具有满足人们追求精神富足的诉求,同时也具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复杂性、特殊性和强制性。教育消费的复杂性在于教育资料是经过专门挑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内容,教育消费的特殊性是为培养建设国家的有用人才。(2)高雅的素养。高雅的素养是精神闲适的主要体现,能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欣赏水平和品格,使人们享受到闲适的境界。高雅的素养需要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文化消费就是很好的途径。

总之,生态生活方式是人们在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更适合人类生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批判和转型,也是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一种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 ·波德里亚,陈学明译.消费社会[M].北京工人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马玉枝(1983- ),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0b62d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