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悖论

2022-07-24 18:1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 悖论》,欢迎阅读!
悖论,唐诗

唐诗之症候略析——悖论



中文师范二班 王娇



摘要 唐诗是中国古代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数量之多、质量之高,皆叫人赞叹不已。从初唐至唐末,诗人用笔书写个人随感,书写国之兴亡,一腔肺腑之情洋溢其中。析其肌理,于不合理之处,透过表象看深层意蕴,照见诗人性灵深处,这是一场美的历程。

关键词:悖论 ;分类; 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作家不管如何有意识的创作,潜意识都起着主导作用,从一部作品的诸多之处(如空白、省略、悖论、失误、失常、朦胧等)都可窥见作家的潜意识,这些症候同样可从璀璨的唐诗中寻得一二,悖论则是我所认为的诗中颇为有趣且值的一析的一处症候。

今权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我所认为的悖论与诗人的内在联系。 视听觉悖论

老子就曾说:“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此中,包含了大小、有无、动静等辩证的方法论。道家的此论到了唐朝这样一个儒、释、道并行的大背景里可谓是一片生机。尽管王摩诘推崇佛家,以佛性养生,但视其诗,却是把辩证法用的出神入化。以《鸟鸣涧》为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此诗很容易使人想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在诗中,摩诘以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态之景,衬出了一派清净,再联想一下王维此人的生性,其心境也可略悟一二,颇有魏晋时期的清远之气。同样的王维在《过香积寺》里也用到了此类手法,有言“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此类以动衬静的手法既能看出诗人娴熟的诗艺,又能感受其别具一格的诗心,是一个“妙”之能概括的?




再看刘长卿的《别严士元》,其中有言: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前一句言不见雨湿衣,谓雨之细微,后一句说闲花残落不易察觉,细品之,则友人之间的惜别之情则由浅渐深,此情比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之直白则更多一番含蓄与蕴藉。王维以动静之悖论、长卿以有无之悖论皆把一

颗诗心放置其中,从审美接受的角度而言,我作为一个读者,既感受到了一种趣味性,又略悟到了些许哲理性(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辩证的思维)。这种视听上的悖论拿到今天也颇为常见,顾城就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在明与暗这组矛盾里,以顾城为代表的这一代人内心充斥着对光明与美好的追逐,即使我们没有经历他所受的磨难,然而那种渴求之心却能共鸣。



情感悖论

思之再三,未找到最恰当的词来表述第二类,权且寻着这么一个有点类似的概念。情感悖论,通俗的说,颇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的韵味。拿王维的《渭城曲》来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送别曲。按照常理,就算所见不是“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

纷纷”的冷调,也很难是“细雨润尘”“绿柳依依”的春景,然而这样一派明朗景致与送别的愁绪之深意在哪?读至“西出阳关”一切都清楚了。这是“我”对友人此去千里的担忧,阳关外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呢?又有没有渭城这样的好景致呢?难怪宋顾乐评此诗时说“送别诗要情味俱深,意境两尽,如此篇真绝作也”

还有一首也比较典型,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有言: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既是喜会,其情感不言而喻,然而结果并非如此。谈笑间伤谈年华易逝,青丝成雪。结尾更是有家不能归的哀愁与无奈。这喜调与哀调不是矛盾么?如能理解诗经《采薇》篇,那对于此种悖论则很容易理解。不过是以乐衬哀,愁更愁罢




了。

人的情感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倘或过于理智,那就一点也不“可爱”了。弗氏认为人的意识不过是露出冰面的一角,潜藏在水底的八分之七潜意识才是关键,品古诗,绝对不会是字面上看到的简单的情感色调。今人也有在此领域涉猎过:道一声珍重、珍重,里面有蜜甜般的忧愁。字里行间,别是一般韵味。



空间悖论

实际上,这更多的是把情感具体化,或者说是把无形无序的东西有形可感,颇有“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夸张。王昌龄在《送柴侍御》中说: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末尾两句曾无数次在我离家独居外地时想起过,中间不过就隔了几座山,和远方的亲人痛样的感受雨季,抬头望的也是同一轮月亮,又何须愁呢?说白了,这就是一种自我安慰,主观物象的异化,形成一种空间上的悖论。钱起在《送僧归日本》一首里也用过这招:“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这大概是佛家所说的”一花一世界,一藐一菩提”吧。在钱起的笔下,无边无际的时空不过是眼里的“一灯”罢了,细品之,则在这看似矛盾的悖论里尚可窥得一二禅理,妙!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开篇就是一个时空的多维性: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的父亲带着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众多文人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空间上的悖论呢?简言之,客观对象的主观诗意化。用刘勰的话来说“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焉,视通万里”。何可胜道哉!



悖论是诗中颇为有趣的现象,推敲之,三五二句,看似无理胡诌,看似杂乱对立,实则是一种悖论的美感,更是诗人潜伏在心底的最真挚、最隐秘的情感。除了悖论,词类活用、句式倒装等不合常态之处往往潜藏着诗人最想说却不明说的话,有心的读者透过文本、看穿文本、看进诗人的性灵深处,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穿越”吧,品其文,察其人,得其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0dc024af1ffc4ffe47ac8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