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享誉盛名的美术特色学校

2022-05-29 21:22: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所享誉盛名的美术特色学校》,欢迎阅读!
享誉,盛名,美术,特色,学校

一所享誉盛名的美术特色学校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老师应该灵活运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教育学生,如食盐效应、淬火效应、登门槛效应、暗示效应 、破窗效应等,将会对行为偏差的问题学生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避免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会帮助优秀学生健康成长,学业上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日常生活;心理学效应;班级管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8-024-0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现象和规律,将它们运用到人的心理分析上,便成为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班主任老师如果能够学习掌握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效应并加以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规避其负面影响,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 一、食盐效应——教育有度,过犹不及

众所周知,烹制美味佳肴,关键一环是放盐多少。盐放得过少,食之无味;盐放得太多却又让人无法入口。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教育学生是我们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违纪生需要批评教育,学困生需要帮扶鼓励教育,优等生也需要表扬教育,但是适时适量教育才能有效。我们常遇到这种情况,对某些后进生教育时,苦口婆心,费尽口舌之后,学生却依然如故,甚至适得其反。全心全意为学生好,但他们不但不领情,反而变本加厉对着干。原因何在?通过多个教育例进行分析、比较,症结不是教育方法的问题,而是教育是否适度的问题,这完全类似于烹调时放盐的多少。

了解食盐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教育一些后进生和脾气倔强的学生。例如,当一名学生违纪、犯错时,班主任会一次、两次,甚至三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就会使学生由开始的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有些学生被逼急了,就会出现顶嘴、出走等反抗行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给我们班主任老师带来很大的麻烦。可见,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要学会察言观色,把握好度。最好对学生违纪一次,只批评一次,就事论事。 二、淬火效应——遇挫弥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铁匠铺的师傅进行铁器加工时,其中有一道工序令人深思,那就是将已经定型的物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入到冷水中进行冷却处理,这称之为淬火。这不是白白浪费热量吗?干嘛要淬火呢?原来是淬过火的铁器,性能更好、更稳定。

在班级管理中,一些优秀学生由于经常受到师长的表扬,开始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孳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认为自己十全十美,开始骄傲起来,从而阻止了自己不断进步。针对长期受表扬头脑有些发热、骄傲自满的学生,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淬火效应的原理,对他们设置一点小小的障碍,施以挫折教育,几经锻炼,促其心理会更趋成熟,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对于班级中出现的麻烦事或者已经激化的矛盾,我们不妨也采用冷处理方法,暂放一段时间,待思考得更周全,想出的办法更稳妥时在着手处理,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三、登门槛效应——积小胜成大胜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常遇到这种情况: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


出较高的要求,就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会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我所带班级的学生朱某和徐某,本是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极差的后进生。两年来,我采用登门槛效应,将他们培养成优秀学生这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不断地帮扶他们。先有小要求、低标准,使他们尝到初获成功的喜悦,然后逐渐提高要求和标准,终于使他们在学习上、品德上都有了根本的改变。两人本是科科挂红灯的学困生,通过不断地跨门槛终于赶上了其他同学。现在他们正满怀信心的参加初三的最后复习,准备向重点高中冲刺。 四、破窗效应——及时处理

一幢大楼,如果一个窗户破了,没有人及时去修补,要不了多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通过心理学研究,人都有跟风的习惯,既然一扇窗户破了,在破它一个也无所谓。正是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整幢大楼的窗户都会被破坏掉,这就是破窗效应。很多不良现象抬头,如果不及时加以制止,它就会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开来。

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破窗效应给班级管理带来的危害。对于像学生早恋、迟到、浪费等这些不良现象,我们要细心观察,一有苗头,要及时阻止,防患于未然。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止掉,让其形成风气,班风就很难扭转过来。犹如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堵补,可以崩坝,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五、巴纳姆效应——模糊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哪怕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心理学上将这种使很多人认为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的笼统的、大众化的人格描述称为巴纳姆效应”,也即暗示效应。

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当着全体学生的面笼统地指出一些不良现象,严肃地不点名地提请某同学要认真对待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一来,有不良倾向的同学都能够比照着反省检查自己,因为老师没有具体指出是哪件事或哪种违纪,只要违纪的同学都能够将其对号入座。这样一来,就会教育一大片学生。即使个别心理脆弱的同学也因老师批评大家,没有点名批评自己而找到自我安慰。

总之,我们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要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灵活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心理学效应,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1d8dd0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