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练习9篇(含答案)

2022-03-20 12: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考课外文言文练习9篇(含答案)》,欢迎阅读!
文言文,课外,中考,练习,答案

中考古文练习一

一、 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kuí)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⑵孤之愿 ⑶燕国殷 ⑷燕王吊死问 2 翻译句子

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3 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理解: 4 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的感悟:

二、 刘宣苦读成才

景泰间,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取解时,刘文恭公铉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1、选出对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A、以语使(告诉) B、讶其文(感到惊奇) C、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做法) D、使乃优遇之(他,指刘宣) 2、翻译句子,补上省略的成分 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3、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的刘宣、卫使、刘铉三个人物



三、 郑龙谏勿伤百姓(比较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章略)

赵简子出畋,命郑龙射野人,“使毋惊吾鸟”。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卫,不戮一人;

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1 解释加点的字

⑴邹忌修八尺有余 ⑵赵简子出畋 ⑶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⑷王之蔽甚矣 2 翻译句子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人爵愈贵者愈危 3 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




中考古文练习二

四、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⑴将三军,使士卒乐死 ⑵敌国不敢谋

⑶百姓不信 ⑷方是之时 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章简要阐述。(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评论)

4、魏王在“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之时任用田文为相,请结合《曹刿论战》第一段中鲁庄公的言行,简要分析古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



五、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有富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女奴父母讼于州,州命录事参军鞠之。录事尝贷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共杀女奴,富民不胜榜楚,自诬服。具狱上,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能,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旦诣知州,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知州曰:“推官之赐,非我也。”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论奏其功,若水固辞。于是远近称之。

1 解释加点的词

⑴不知所之 ⑵皆以为得实 ⑶上下皆怪 ⑷微使君之赐 ..2 翻译句子

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3 读完文章后,说说钱若水有哪些高尚品格?



六、比较阅读。甲文:《桃花源记》第三段 乙文如下: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yì)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要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便要还家 不可缺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亡天下 ..3、翻译句子:⑴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yì)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中考古文练习三

七、楚人养狙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1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山之果,公所树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 2 翻译句子

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3 文章通过楚人养狙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八、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中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齐使田忌将而往 将:率兵 B、士卒亡者过半矣 亡:死亡 C、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约定 D、乃钻火烛 烛:照亮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孙膑为取得战斗的胜利,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请归纳回答,并写出相应的依据(用原文回答)

九、比较阅读。甲文:《狼》全文略 乙文如下: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1、翻译句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2、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271993f3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1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