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的建立班级常规

2023-01-04 23:3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合理的建立班级常规》,欢迎阅读!
班级,常规,合理,建立,如何

如何合理的建立班级常规



一、过度环节常规。

常规的建立从让孩子熟悉一日活动环节开始,音乐信号即标准又有效,我们通过不同音乐提示孩子即将进行的环节,它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倾听能力,也把教师的嗓子从喧闹中解放出来。玩也要有意义,开学时我们观察,孩子们在过渡环节不会玩,有的爬在桌子上,有的下位打闹。后来在我们的引导下,孩子知道,过度环节中随音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平时教给孩子的小游戏此时也运用上了,同时我们也鼓励孩子去参观师幼共同创作的主题墙,在观赏交流中收获新知,过度环节后教师和孩子会共同进行评价,通过此环节让孩子知道怎样玩的方式是正确的,哪些是组要改正的。这样的引导,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还培养了孩子有效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避免了幼儿在教室里打闹,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通过小组游戏和参观主题墙,老师不再高控孩子,而把时间还给孩子,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环境和尝试自己解决困难的机会。

二、课堂常规。

良好的课堂常规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课堂中,我们发现部分孩子上课坐姿难看、注意力不集中、倾听能力不强。针对此问题,我们认为宁愿课程进度慢,也要先保证课堂中拥有良好的常规。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刚开始,我们用物质的奖励来吸引孩子,用语言的鼓励来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慢慢的,我们减少了物质的诱导,增多了引导孩子感受正确回答问题的成就感,继续激发孩子的思维。习惯养成需25天,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孩子的坐姿有了明显改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逐渐提高。这种由外部动机逐渐向内部动机转化的方法,在幼儿课堂常规建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32f0e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