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2023-11-02 05:1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欢迎阅读!
结构,生物,基本

生物膜是一种动态的结构,具有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质的运动性。膜的流动性是指膜内部的脂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性。膜的流动性不仅是膜的基本特性之一,也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定义

生物膜

生物中除某些病毒外,都具有生物膜。真核细胞除质膜(又称细胞膜)外,还有分隔各种细胞器的膜系统,包括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溶酶体膜、高尔基体膜、叶绿体膜、液泡、过氧化酶体膜等,其中内膜系统包括核膜、内质网膜、溶酶体膜、高尔基体膜、液泡(包括内体和分泌泡)。生物膜形态上都呈双分子层的片层结构,厚度约510纳米。其组成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另有少量糖类通过共价键结合在脂质或蛋白质上。不同的生物膜有不同的功能。 其分子形态包括一个亲水性的极性头部和疏水性的脂肪酰


链尾部。这种两亲性特性维持了膜结构的稳定性。亲水性头部朝向水相,疏水性尾部避水彼此聚集,这种作用称为疏水相互作用。脂质分子的双分子层排列实质上是一种熵(熵的定义式是:dS=dQ/T)的效应,满足热力学的稳定性要求,是溶液中氢键、分子间的诱导力、取向力、色散力等作用的综合结果。具有两条疏水性尾巴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彼此形成稳定的双分子层;对于只有一条疏水性尾巴的去垢剂、溶血磷脂等两亲性分子,则形成微团的结构;而那些尾部截面积大于头部的磷脂,则往往能形成另一种相──六角形相脂质的堆积特性及其形成的结构]就形成双分子层的脂质-系而言,根据浓度、温度、溶液中离子种类和pH,又会形成L(脂肪酰链呈液状自由运动的片层)L[beta](脂肪酰链呈直伸状且和膜面成一定倾角的片层)、L[beta](脂肪酰链呈垂直于膜面的直伸状片层)、P[beta](膜面呈波纹弯曲的片层)等各种相。 生物膜的脂质组成种类繁多,而且,还包含一定数量的胆固醇,所以的类别多而复杂。 结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4f5ba5fa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