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硬笔楷书

2022-11-04 19:1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颜真卿硬笔楷书》,欢迎阅读!
硬笔,楷书,颜真卿

颜真卿硬笔楷书

颜真卿的楷书在我国字体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历史发展作用,他的字体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那么,关于颜真卿的字体,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颜真卿的楷书字体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颜真卿的楷书特点

颜真卿楷书的特点是什么

颜真卿字清臣。唐中宗景龙三年(709)生,卒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自署琅琊郡(今山东东南部)人。唐代宗时被封为鲁郡公,故世称“颜鲁公”。

颜真卿书法早年取法褚遂良,35岁后取法张旭,雄秀独出,一变古法,自成一家。他的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丰肥高古。颜真卿书法若与欧阳询比较,即表现在方与圆的区别,“欧以方胜,颜以圆胜”,这是历来书家的一致看法。颜体书法历来被视为学书者之楷模。

颜真卿不但字写得好,而且为人也深受人们的称道,宋欧阳修《六一题跋》有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人足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颜体楷书在用笔和结体方面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一、起笔和收笔都强调圆转回锋,很少见方笔,如“士”、“三”。

二、强调横画和竖画的粗细变化,表现为竖画粗重而横画细劲,特别是中间的竖画更为粗壮,如“曾”、“華”。

三、长的横画多为左低右高,向右上取势,收笔回锋呈点状,以使左右平衡;同时笔画中间略带上拱,如“二”、“千”。

四、长的左右竖画相向取弧势,如“甫”、“同”,<书法谷www.shufagu.com>

五、撩笔浑重,起笔处圆如“蚕头”,撩出时先顿挫然后提锋捺出,形如“燕尾”,如“延”,“逆”。


六、钩笔也先驻锋顿挫,然后转换笔锋,最后再作提锋勾出,所以颜体钩笔多呈“鸟嘴状”,如“侍”、“沈”。

颜真卿的结体也不袭前人,主要表现在体势开张,强调框架宏伟,舒展开阔,形趋方长。初学颜体要正确把握其特点,不要片面强调,否则会将粗壮浑厚写成臃肿肥软。

颜真卿的传世作品较多,主要有《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东方朔画像赞》、《麻姑仙坛记》、《自书告身》等。

颜真卿的楷书特点辨识

颜真卿的楷书笔画有如“折钗股”、“屋漏痕”、“蚕头燕尾”,是他敢于创新的结果。正如苏轼所指出的:“鲁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姜夔认为颜书笔法是改革“晋、魏之风轨”的结果:“颜、 柳结体既异古人,用笔复溺于一偏,予评二家为书法之一变。数百年间,人争效之,字画刚劲高明,固不为书法之无助,而晋、魏之风轨,则扫地矣。”

“屋漏痕”,是对点画用笔的要求和艺术效果的形象比喻,传为唐代颜真卿所言。唐代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云:“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

关于“屋漏痕”,古今均有不同的理解。宋代姜夔《续书谱·用笔》云:“屋漏痕欲其横直匀而藏锋。”清代朱履贞《书学捷要》云:“屋漏痕者,屋上天光透露处,仰视则方、圆、斜、正形象皎然,以喻点画明净,无连绵牵掣之状也。”《书法三昧》云:“屋漏痕者不见起止之迹也。”近代书家沈尹默说;“‘颜清臣以屋漏痕譬喻中锋’。‘雨水渗入壁间,凝聚成滴始能徐徐流下来,其流动不是径直落下,必微微左右动荡着垂直流行,留其痕于壁上,始得圆而成画,放纵意多,收敛意少,所以书家取之’……”

在笔法上,除运指外,悬腕时加强腕力、臂力的作用,使用外拓笔法,贯注篆籀气息,巧妙运用藏锋和中锋,着力于点划的起止,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5426a366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