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

2022-04-21 22:08: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地球上的星星》,欢迎阅读!
地球,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

作者:暂无

来源:《环球慈善》 2012年第11



/小提琴的回声 /GC

“我从没告诉你,我有多怕黑,妈妈;我从没告诉你,我有多爱你,妈妈;别丢下我独自在人潮中,我会找不到路回家;别送我去遥远的地方,到那里你甚至会想不起我。我就那么坏吗?妈妈?我被吓坏了,希望你能来把我抱紧。”

同事给我拷了一部2007年的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两个多小时,竟让我沉浸其中,感动不已。这是一个关于理解、帮助和爱的故事,带着泪的微笑的故事。我深信,导演若是没有深深爱着孩子的心,绝对不会有那样柔软的温情和对孩子如此深刻的理解。我后来发现,导演和主演居然是一个人, 阿米尔· 汗(Aamir Khan)。

伊翔是一个淘气、没有科目能及格的三年级蹲班生,异常的“ 不用功、闯祸、不听话”,学校建议他爸爸送他到特殊教育学校。伊翔的爸爸托人找到强调纪律、秩序和用功的新纪元寄宿学校。小小的伊翔失去了妈妈的照顾,被“遗弃”在他认为只有坏孩子才来的地方,躲在没人的角落哭泣。在新的学校,他依然各科都挂,怎么努力也学不会认字,总被老师处罚。理解他的只有拄着拐杖的同桌拉强。活泼的伊翔变得充满恐惧、沉默不语,柔弱的心灵在嘲笑、遗弃、指责、责骂中越来越封闭。

一天,来了一位图画课的代课老师,他用美妙的笛声告诉孩子们上课,穿着小丑服翻着跟斗闪亮出场,带着孩子们在课堂上沸反盈天。他是彩虹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特别会“哄”孩子的尼康老师。尼康老师注意到伊翔的与众不同,读懂了伊翔求救的眼神。他开始收集老师们同声指责的伊翔的作业,发现伊翔是因为有“读写障碍”,学习才有问题。他去伊翔家里偶然发现伊翔的画, 充满想象力,富有才华。但伊翔的爸爸简单粗暴,只是觉得孩子不用功、惹人生气、无可救药,他和很多父母一样,认为人生只有竞争、成功、开创未来,其他才华都没有用。这让尼康老师很气愤。

课上, 尼康老师告诉大家,爱因斯坦、达芬奇、阿加莎·克里斯蒂小时候都是学不会认字的问题少年,但他们不放弃,最终成就惊人。尼康老师说服了想开除伊翔的校长,他用种种方法帮助伊翔学习认字写字,在沙盘上、用软陶、用彩笔,他用心在帮折了翅膀的伊翔找回信心,重新飞翔。

在尼康老师组织的周日画画比赛中,伊翔的画赢得全校师生的掌声。颁奖时,小伊翔扑到尼康老师怀里泪流满面。学校把伊翔的画印在书的封面上。学期末来接伊翔的父母听到老师夸奖伊翔取得进步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影片的最后,当伊翔放假要登车随父母回家时,突然跑向尼康老师。老师用双手把孩子举上了天空。迷失的小星星终于又发光了,宇宙也因此而美丽。

这是一部诗情画意的影片,干净、透明、唯美,幽默、轻松、温情。故事就像音乐,在松弛有度的节拍中行进,让情感在舒缓中流动,绝不牺牲细节的刻画。片中的卡通画面增加了很多的童趣,电影在一种儿童画的五彩斑斓中铺展。导演没有一双儿童的眼睛,一定拍不出这样纯净的美丽、真切的心疼和深深的忧伤。小小的身影孤单地趴在学校的铁栏杆上,望着远处的群山和长河,然后镜头慢慢地从头顶俯拍,预示着弱小和危险。影片的很多镜头都非常讲究和用心,细腻的情感在唯美的画面中表现出来。尼康讲爱因斯坦时,让伊翔去开灯,并问孩子们


是谁发明了电灯。伊翔说:爱迪生。那一刻,伊翔心灵的灯也被点亮了。还有一个镜头也很耐人寻味,尼康背的书包上是毛主席的题词:“为人民服务”。

几首歌曲不仅优美动听,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情,而且充满哲理和童趣。

是天空下雨,还是上天忘了关水龙头?

有没有想过,太阳每天都洗澡,还是只冲头发假装干净?

天上的星星是在眨眼睛吗?还是在生气对骂?

为何世界如此五彩缤纷?任意挑选五颜六色?

有人用色彩装饰世界,宇宙是如此美好,我怀疑造物主是个艺术家。

敞开你的心房,展开你的翅膀,让色彩飞翔,来吧, 编织新的梦想……

影片不仅画面优美,更在探讨或者说是对现代教育的控诉和对童年的呼唤。

小小的伊翔被送到寄宿学校,独自面对黑夜,那首忧伤的歌呀,真令人心碎:“我从没告诉你,我有多怕黑,妈妈;我从没告诉你,我有多爱你,妈妈;别丢下我独自在人潮中,我会找不到路回家;别送我去遥远的地方,到那里你甚至会想不起我。我就那么坏吗?妈妈?我被吓坏了,希望你能来把我抱紧。”伊翔的父母并不知道伊翔学习差是因为读写障碍,也不知道有这种障碍的孩子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如对距离、远近都有认识缺陷,不会系鞋带、打衣结,别的孩子顺理成章的事情对他却是巨大的困难。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成长的密码和时间。但在全社会铺天盖地的竞争中,父母迷失了,只关注孩子怎样在竞争中胜出。这不仅是父母“强迫小孩去背负自己野心的包袱”,更是世界范围内现代化对人类的异化,就像一幅漫画中所画的,所有的人都要经过模具的挤压,然后成为千篇一律的零件。现代化的教育带给孩子的就是竞争激烈的无情世界,父母们争着把自己的孩子打磨成最好的、最耐用的优良零件。

“我不相信!”尼康老师用他的爱去呵护着孩子们的心灵和成长。影片里,尼康老师不仅是一个特别会“哄”孩子的老师,更是一个动不动眼圈就红的“多愁善感”的老师。他的多愁善感如此宽广无边,我怀疑,电影中的歌曲也是尼康老师唱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62efc8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