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袁枚《赠黄生序》原文及翻译不分版本

2022-12-11 16:1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袁枚《赠黄生序》原文及翻译不分版本》,欢迎阅读!
生序,袁枚,古诗文,课外,原文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袁枚《赠黄生序》原文及翻译不分版本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赠黄生序》原文及翻译

不分版本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袁枚《赠黄生序》原文及翻译不分版本

袁枚《赠黄生序》原文及翻译

袁枚原文 唐以词赋取士,而昌黎下笔大惭①。夫词赋犹惭,其不如词赋者可知也。然昌黎卒以成进士,其视夫薄是科而不为者,异矣。今之人有薄是科而不为者,黄生也。或且目笑之曰:“《四书》文取士,士颇多贤,其流未可卒非。〞吾代黄生对曰:“昔管仲遇盗,得二人焉。盗可以得人,而上不必悬盗以为的也。〞论者语塞。

吾不敢谓荐辟策试之足以尽天下士也,亦不敢谓为古文者之足以明圣道也。然访某某者,询其邻人,为其居之稍近也。汉、唐之取士也,与古近。其士之所为古文也,与圣道近。近,斯得之矣。宋以后制艺②道兴,古文道衰。士既非此不进,往往靡岁月,耗神明,以精其能而售乎时。出身后重欲云云,那么嘘唏服臆,忽忽老矣。

予喜生年甚少,意甚锐,不徇于今,其于古可仰而冀也。又虞其家之贫,有以累其能也。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成生志也。既又告之曰:天下有不为而贤于其为之者,有为之而不如其不为者,无他,成与不成而已。不为而不成,其可为者自在也;为之而不成,人将疑其本不可为,而为者绝矣。今天下不为古文,子为之,安知其不为者之不含笑以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生自揣不能一雪此言,且不宜为古文;吾望于生者厚,故反吾言以勖之。

①下笔大惭:曾对程式化的应试文字深表不满,并为自己应试所作的词赋深感惭愧。 ②制艺:八股文。

译文

唐代用考试词赋来选拔人才,而韩愈下笔应试词赋感到十分惭愧。连词赋都这样,那些不如词赋的文章就可想而知了。但韩愈终究还是靠词赋中了进士,与那些看不起这种科目而不愿写这种文体的人相比是有所不同的。如今有看不起科举时文而不愿写作时文的,就是黄生。有人看着嘲笑道:“以《四书》文选拔人才,考中的有很多是贤才,对他们恐怕不能轻率否认。〞我替黄生答复说“从前管仲遇到盗贼,从中获得了两个人才。盗贼中尽管可以得到人才,但上官不必把盗贼作为用人的标准。〞议论的人无话可说。 我不敢说荐举、征辟和科举考试就能把天下的人才收罗一空,也不敢说写古文的就足以说明圣贤之道。但如果访问某个人,必然要问他的邻居,因为住得比拟近的缘故。汉代、唐代的科举,因为离古代近,士子所做的古文,离圣贤之道也比拟近。近,就容易有所得。宋代以后制艺渐兴,古文慢慢衰落了。士子既然不熟习制艺就不能做官,往往就费日月、耗精神,力争精通制艺而在当时有出路。等到做官后,再想要如何如何,却已叹息不已、胸怀郁结,感衰叹老了。

我喜欢黄生年纪很轻,志气很高远,不肯随从现在的风气,他对于古文该是可以努力向上而期望有成的。我又担忧他家里贫穷,会因此影响他才能的开展,所以为他供给早晚的食物,又把书库托付给他,想帮助他实现志向。然后又告诉他说:天下有不做却比做了还好的,有做了却不如不做的。这没有别的原因,就看他做得成功不成功罢了。不做而不成功,这件事值得做的价值自然存在;做了而不成功,别人就会疑心这件事本来就无法做,从此再也没有肯去做的人了。现在天下的士子都不做古文,你骗去写作,又怎么知道其他不做的人不含笑等待着呢?如果五谷长不熟,那么还不如稊米、稗子有用。黄生如自料无力洗刷这种言谈,那姑且也就不宜去做古文。我对黄生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说这些反话来鼓励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6dc3f6f5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c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