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字典之最

2022-08-02 12:3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代字典之最》,欢迎阅读!
历代,字典

《急就篇》一本教学童识字的古代字书。西汉元帝时(公元前48—前33年)黄门令史游作。汉代教学童识字的书,如《仓颉篇》《训纂篇》《凡将篇》《滂喜篇》等都已亡佚,只有《急就篇》流传下来。



《字林》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古代字书。晋人吕忱所撰,共七卷。唐代封演《闻见记》说:“晋吕忱撰《字林》七卷,亦五百四十部,凡一万二千八百二十四字。”由此可知《字林》即仿《说文解字》而作,收字比《说文解字》多三千多字,兼有异体。唐代《字林》与《说文》并重,而且以此考取书学博士。宋代书中多称此书为五卷,可能是传本不同。



《玉篇》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古代字书。梁武帝大同九年太学博士顾野王撰。30卷,加序文及表启为31卷。《玉篇》对《说文解字》部首略有增减,共得542部。部首排次主要按照义类,也与《说文解字》不同。唐代封演《闻见记》称《玉篇》“凡一万六千九百一十七字”。今日我们看到的《玉篇》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陈彭年等重修的。唐代上元间孙强的增字本,收字22,561,比封演所记的数目多5,600多字,而批注则大有删削,已经不是原本之旧。原本在宋代就已亡佚,只有日本还保存一部分传写本,是唐代日本到中国的留学生和僧人传抄带回的。



《字样》汉字楷书字体书写的一种古代样本。汉代以后隶书向真书、行书发展,汉字笔画之间时有讹变,而晋宋以后俗体增多更是常与篆隶不合。唐太宗贞观年间秘书监颜师古在秘书省刊正经籍,校定字体,辨别讹误,录成样本,以便校对时做为准绳。当时称为《颜氏字样》,后经博士杜延业续修,成《群书新定字样》,字样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武后时,颜师古的四世从孙颜元孙又作《干禄字书》一卷,辨正字体的正俗,以为书写的楷式。唐代宗大历十一年,张参作《五经文字》,唐文宗开成二年唐玄度又作《新加九经字样》,由此楷书写法有了一定的规范。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皇帝令张玉书、陈廷敬等,参照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编纂而成的一部官修的大型字典。书成于康熙五十五年,因定名为《康熙字典》书分12214部。书中每字下详列《广韵》《集韵》《古今韵会》等书的反切,并加注直音。字义之下广引经、史、子、集文句为证,并举出篇名,音义有疑则加按辨析,颇便应用。收字47,035个,堪称详备。清代学者王引之著有《字典考证》一书,凡12卷,改正《康熙


字典》错误2,588条,可为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9f0fb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