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阳节过后是什么节气

2022-05-26 19:5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年重阳节过后是什么节气》,欢迎阅读!
重阳节,节气,过后,什么,2022

2022年重阳节过后是什么节气

2022年重阳节过后是什么节气 霜降

2022年重阳节的时间是1014日,农历九月初九,星期四,正处于寒露节气。2022年霜降时间是102312:51:00,农历九月十八,星期六。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2324日交节。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霜降的含义

“霜降〞这个名字是一种比喻,它是反映昼夜温差变化大的一个节气。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来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气。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在气象学上没有“霜降〞的概念,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霜〞通常出现在秋、冬、春这三个季节。 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以下,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 重阳节共有7种叫法

1、重九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节。

2、踏秋节: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相对应。依据传统,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现代社会,很多传统在变化,但是重阳登高依然盛行。





1 3


3、女儿节:假设有女子新出嫁,娘家必赠送重阳旗与时鲜盒,称为送“重阳节盒〞。据晋代《搜神记》记载,丁氏女遭恶婆婆虐待,永无休息之日,不堪忍受折磨,于九月九悬梁自尽,死后冤魂不散,托告世人,劝人家善待媳妇,请于重阳节让她们休息。于是人们为丁氏女立祠祭祀。后来每逢重阳节,父母都要把出嫁的女儿接回来团聚,称之为过女儿节,实质上也是让妇女休息之意。

4、登高节: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5、菊花节: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局部。

6、茱萸节: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7、老人节/老年节: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故而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说。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些地方把农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我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2212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





2 3


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d6ef43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