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爱国诗歌——《古从军行》 精品

2022-03-26 03:53: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爱国诗歌——《古从军行》 精品》,欢迎阅读!
军行,爱国,诗歌,精品,最新

爱国诗歌——《古从军行》

《古从军行》原文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从军行》鉴赏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三、四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公主琵琶是指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

一、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三、四句接着描绘夜晚的情况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景象非常肃穆而凄凉。

行人,是指出征将士,这样就与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声,引起共鸣了。 接着,诗人又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

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 以上六句,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

接下来,似乎应该正面点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

可是诗人却别具机杼,背面傅粉,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

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更不必说远戍到此的行人了。 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力量。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没有人不想班师复员。 可是办不到。

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 随后,诗人又压一句,罢兵不能,应将性命逐轻车,只有跟着本部的将领轻车将军去与敌军拼命,这一句其份量压倒了上面八句。 下面一句,再接再厉。

拼命死战的结果无外乎战骨埋荒外。

诗人用年年两字,指出了这种情况的经常性。

全诗一步紧一步,由军中平时生活,到战时紧急情况,最后说到死,为的是什么?这十一句的压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 蒲桃就是葡萄。

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阿拉伯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

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桃和苜蓿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之旁,弥望皆是。

这里空见蒲桃入汉家一句,用此典故,讥讽好大喜功的帝王,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

言外之意,可见帝王是怎样的草菅人命了。

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 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

第一句开头两字白日都是入声,具有开场鼓板的意味。 三、四两句中的刁斗和琵琶,运用双声,以增强音节美。

中段转入声韵,双双落是江阳韵与入声的配合,犹如云锣与鼓板合奏,一广一窄,一放一收,音节最美。

中段入声韵后,末段却又选用了张口最大的六麻韵。

以五音而论,首段是羽音,中段是角音,末段是商音,音节错落,各极其致。 全诗先后用纷纷、夜夜、双双、年年等叠字,不但强调了语意,而且叠字叠韵,在音节上生色不少。 《古从军行》作者简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2849a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