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试题

2022-09-05 03:0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二物理试题》,欢迎阅读!
物理试题,初二

江口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阶段考试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总分:

(满分100 时间:90分钟 命题人:赵升辉)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注:选项未写入选项卡此题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1111111112 0 1 2 3 4 5 6 7 8 9 0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

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

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7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8.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9.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10.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11.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13.下列发出的声音,人能听到的是

A. 医院里的B B.蜜蜂翅膀振的振动(每秒约300400次)


C. 蝴蝶飞行时拍打翅膀(每秒约24次) D. 风暴发出的声波(1015Hz 14.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5. 如下图所示,属于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A B C D 16.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冰汽水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江口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17.用后未甩温度计,示数39度,这只温度计测量两人体温,如这两人的体温分是38度,40度,体温计示数分别是

A. 38 39 B.39 40 C.38 40 D.39 39 18.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太阳 C.萤火虫 D.火焰 19. 下列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B.烟囱冒出的白烟

C.雾的形成 D.泼在地面上的水慢慢变干 20.(多选)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夏天,从冰箱中提出的鸡蛋会冒汗 B夏天,水管的外壁出汗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杯子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也会变成水

二、填空题(每小题有两空,每空3,24分)

21.物质从液态变为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__________是沸腾

时的情况。







2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 说明:声波具有

2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____________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 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27分)

24.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_ _有关.

25.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右图,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下图,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

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选填固、液混合





图中甲、乙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图
26.某同学做出水的沸腾图象,如右图所示(1标准大气压下) 1)图中t1=

2)线段 表示水在沸腾.从加热计时开始经分钟水沸腾. 3)到B点不再加热,水还能沸腾吗?说明理由.

四、计算题(9)

27.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15℃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位同学在管子另一端听,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多少米?



物质

(℃)

空气 松木

15 15 15 15



m/s

340 1450 3320 4900





28. 一个人站在两平行的大山形成的峡谷底,当他大喊一声后0.3s0.7s听见由大山反射最初的两次回声.若空气中声速为340m/s,则此峡谷宽度约为多少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4090ff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