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蒯,蒯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2022-11-01 08: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百家姓蒯,蒯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欢迎阅读!
百家姓,姓氏,起源,来源,历史



蒯氏

历史来源:

「蒯」源出:

(Kuǎi)姓源出有三:

1、出自以国名为氏。据《古今姓氏辩证》载,商代时有蒯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的蒯)。蒯国的人后来有的以国名为姓,称为蒯姓。

2、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风俗通》是记载,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得的后代。春秋时,蒯地成为晋国大夫得的封邑,世称蒯得。他的子孙即以邑名蒯为姓,而称蒯氏。

3、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春秋时期的卫国,是卫灵公之子卫庄公的后代。卫庄公名叫蒯聩,他当太子的时候,曾经想刺杀灵公的夫人南子,失败后出奔晋国,后回卫国,被良夫、孔悝立为卫君。后为晋军所破,被杀。蒯聩的后代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姓,称蒯姓。

得姓始祖:蒯得。据《风俗通》是记载,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蒯得的后代。春秋时,蒯地成为晋国大夫蒯得的封邑,他的子孙即以蒯为姓,而称蒯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望族居于襄阳郡,即现在的湖北省襄阳县。故蒯氏后人奉蒯得为蒯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蒯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商代有诸侯国蒯国(今河南省洛阳市西的蒯乡)居于此的国人多以国名为姓,称为蒯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得,被封地于蒯(),他的子孙就一封邑名为姓,也称为蒯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同样,卫国卫庄公名为蒯聩,他的子孙就取其名的一字为姓氏,称为蒯氏。汉时,河南出现了名为蒯乡的地(今河南省洛阳市西郊涧水东岸),当时的居民都以蒯为姓氏。蒯姓主要分布在湖北省襄阳一带。

堂号

辅国堂:南宋时蒯恩官拜龙骧将军。他胆力过人,伐广固,斩徐道复,袭金陵、伐蜀、讨司马休之,战功累累,封新宁县男。武帝北伐时,留他在京保卫太子,命朝士与他相交。他更加谦虚谨慎,对待部下官兵宽厚仁爱。历官辅国将军,淮陵太守。

============================================================

【蒯姓宗祠通用对联】

〖蒯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蒯国;

望出襄阳。

——佚名撰蒯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蒯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横江设馆;

庐阜穷经。

——佚名撰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宋承人蒯恩,字道恩,武帝时,因功封新宁县男。武帝北伐时,把他留在京城侍卫世子。后历官辅国将军、淮陵太守,曾在黄州建横江馆。下联典指北宋宣城人蒯鳌,少年时为孤儿,家中又贫穷,后立志读书,善于写文章,以廉直自励。太宗时进土及第,历官茶陵令、殿中丞,晚年隐居庐山(庐阜),以读书自娱。

淮阴必侠;

庐岳归休。

——佚名撰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蒯通,楚汉时游说之士,淮阴侯韩信用其计而定齐地。下联典指宋蒯鳌,太宗进士,以殿中丞致仕,隐庐山卒。

-----------------------------------------------------------------

〖蒯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食俸一品名朝野;

画合双龙誉古今。

——佚名撰蒯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代营缮蒯祥,吴县人。官至工部侍郎,食俸一品,自永乐至天顺,凡内殿灵寝,皆其营缮,以两手握笔画双龙,合之如一。帝每以蒯鲁班之称。

恩感风雷皆变化;

诗裁绵绣借光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580c24f61fb7360a4c657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