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_《唐诗五首》基础练习1

2022-12-29 22:12: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_《唐诗五首》基础练习1》,欢迎阅读!
唐诗,必修,高一,语文,练习

《唐诗五首》基础练习

一、基础知识(20分,选择题每小题3)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女(huàn)

秋暝(mínɡ)

然(wǎng)

然若失(chuànɡ)

城垣(huán) 栩栩如生(xǔ) 酒(zuō)

倒不堪(liáo)

琴弦(xián) 海桑田(cānɡ)

B 落(diāo)

角(bìn)

C 蝴蝶(dié)

锦瑟(sè)

D 寂寞(mò)

江渚(zhǔ)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 ..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 ..

B.潦倒新停浊酒杯(衰老多病) ..

此情可待成追忆(岂待) ..C.山居秋暝()

艰难苦恨繁霜鬓(繁多)

D.夜深还过女墙(石头城上的矮城) ..

竹喧归浣女(竹林中声音喧哗) ..

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拍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居秋暝》中“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等意象均以直接描写的方法来刻画。

B.《从军行(之四)》中第三、四句是直接抒情,嗟叹战争艰苦,归家无日,情感低沉压抑。

1 / 3


C.刘禹锡把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带凉意的潮声、朦胧的月夜中来描写,尤显故国的没落荒凉。

D《登高》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四联各自对仗,以雄阔之景写壮心不已之情。 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8)

(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2)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之四)] (3)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__________________,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7)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8)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二、语言运用(12)

1.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不同时期较为流行的寒暄语,请探究这一语言的变化在内容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和折射出怎样的心理,并将探究结果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6)

(1)上世纪70年代:“你吃饭了吗?” (2)上世纪80年代:“你下海了没?” (3)上世纪90年代:“你找到工作没?” (4)本世纪初期:“你买房了吗?” (5) 2012年初:“你船票准备好了没?”

内容变化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折射出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655b35f6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