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国启蒙哲学——机械唯物主义

2022-04-26 20:3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法国启蒙哲学——机械唯物主义》,欢迎阅读!
机械唯物主义,法国,启蒙,哲学

论法国启蒙哲学 机械唯物主义



导言

机械唯物主义是近代自然科学的指导思想,其在18世纪的法国发展到顶峰,出现了一批出色的法国哲学家。让我们来探讨机械唯物主义在欧洲启蒙时期的渊源——经验论和唯理论,及其18世纪在法国的迅速发展和其代表人物。 正文

1 经验论与唯理论 2 机械唯物主义 3、结语



经验论与唯理论

机械唯物主义与1718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论与唯理论有莫大的联系。这时期西方哲学思想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神学与经院哲学,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出现了一批代表人物,经验论的有弗兰西斯·培根、托马斯·霍布斯、洛克,唯理论的有笛卡尔、斯宾诺萨等。

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同时他也是古典经验论的始祖。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哲学的优良传统,把对经院哲学的批判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弗兰西斯·培根是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他著有《新工具》《论随笔集文集》等。

霍布斯则继承了培根的思想,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机械唯物主义思想,他被认为是18世纪意义上的“第一个近代的唯物主义者”霍布斯认为真理只存在于物体之中:“所有真实

的东西都是有形的,无形的东西就是不真实的。“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的东西”,总是客观存在的,既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消灭。他反对概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

他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他把逻辑的思维看作是观念加减的机械运算,认为几何学和力学是科学思维的理想楷模。霍布斯著有的《论物体》《论社会》《论人》等理论作品对机械唯物主义体系的完整起到了重要主导作用。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笛卡尔的笛卡尔哲学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来源。在笛卡尔哲学中,物质的本性是广延,运动的特征是位移。他提出了有名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唯心主义观点。

他认为人只有非常理性地使用数学上所重用的纯粹的推理方法才能认识世界。实际上,笛卡尔

是以力学运动为基础,把由地上获得的力学原则于天体现象以至整个世界,从而把自然科学中的机械论观念移植到哲学中并造就了机械论的精神。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拉美特利极为崇拜笛卡尔,认为如果哲学的领域里没有笛卡尔,就和科学领域里没有牛顿一样,也许还是一片荒原。注: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我们可以注意到,起源于笛卡尔的机械唯物主义派对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却起到了促进作用,其理论归宿是自然科学。这是因为,笛卡尔借助于自然科学清楚明白的概念来研究自然,发现了一些自然规律,为后来的发明和校正奠定了基础(注:《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卷,第202页。)并提供了自然科学的骨架和基础(注:《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卷,第123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神圣家族》认为,笛卡尔的唯物主义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机械唯物主义成为真正的法国自然科学的财产(注:《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6160页。 然而,由于笛卡尔陷入了二元论之中,笛卡尔哲学便

出现了明显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还体现在笛卡尔把反封建体制的斗争限制在自己的思想意识范围内。始终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只求改变自己的欲望,不求改变世界的秩序。(注:北京大

哲学系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46页。



机械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又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不能准确看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发展的顶峰,它既有明显的机械性,又有一些辩证法思想。其代表人物有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人。法国唯物主义在理论上继承并发展了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笛卡尔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思想。

18世纪的法国机械唯物主义

伏尔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著作:哲学通信》《形而上学》《牛顿哲学原理》哲学辞典》抨击了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以自然神论阐述唯物主义思想,把洛克的经验论介绍给了法国人。提出:1.宇宙是一架巨大的机器的自然神论,批判了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和笛卡尔的二元论;2.一切观念都来自感觉,批判了天赋观念说;3.宗教是理性的大敌,指出基督教的历史是一部残暴的血腥史,宗教与理性互不相容。

孟德斯鸠:代表作:《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思想:1.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指出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2地理环境决定论:决定社会政治制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气候和土地等地理环境因素起决定作用。不同的气候形成人们不同的精神气质和感情,土壤和国土的大小也决定国家的政治制度。外因论3权分立:为了防止一切有权的人滥用权力,压抑民主,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希望以权力约束权力,使各种权力相互平衡,以保证民主。国家权力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它们必须相互分开,立法权由人民集体享有,属人民代议机关;国王是行政权的执行者,法院是司法机关。他的理想政体是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卢梭:代表作:《论科学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代表了启蒙运动中要求自由和平等的激进的民主势力,探讨了社会不平等的原因的基础,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理想,开始了启蒙运动的自我反思,重视情感反对抽象的理智主义,是浪漫主义思潮的鼻祖。二种不平等:自然不平等(由于年龄、健康、体力、智慧或心灵的性质的不同而产生的)社会不平等(通过协议而产生的特权不平等)

自然状态的平等:在自然状态,只有自然的不平等,而没有社会的不平等。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的自然本性,是天赋的人权。

文明社会的不平等: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进入文明社会,人类失去了天赋的自由和平等,处于奴役和统治之中,(私有制是社会罪恶的根源,私有制有一个产生的过程,以生产和技术的发展来说明社会的变革,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把私有制的产生归之为个人和偶然的因素,是错误的)。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贫者与富者的对立;二、国家和法律的产生,从政治上确立了富人对穷人的统治。三、专制政治的产生。(不平等的产生既是进步,因为使人们进入文明,又是退步,因为毁了人类原来的自由、平等的幸福状态)(从理论上论证了暴力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的合理性)


社会契约的平等:人们通过自由协议,把自己的一切权利转让给全体,无人例外。由于每个人都向全体奉献自己而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因此,人人都可以获得同样的权利,人们虽然丧失了自然的平等和自由,却获得了契约的平等和自由。根据契约而形成的全体就是国家,缔结契约者都是公民。国家代表人民的公意(贫苦公共利益,而非众意即个人利益的总和),人民是主权者。

社会发展从平等――不平等――平等包含有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但主张保留私有制的建立一种自然宗教,是其不足之处。

孔狄亚克:《论人类知识的起源》《感觉论》自然神论、经验论,在批判17世纪的形而上学上有历史功绩。是18世纪法国哲学从自然神论向公开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过渡的重要人物。

拉美特利:代表作《心灵的自然史》《人是机器》《人是植物》等,认为:1.物体是唯一的实体;2人是机器:人和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人与动物相比不过是一架更精致、更复杂的机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思想是大脑的属性。人高于动物的原因在于教育。3.唯物主义经验论;4.无神论。

狄德罗:辩证法思想丰富。代表作《哲学思想录》《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对自然的解释》《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拉摩的侄儿》《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等。1异质元素说:自然是由数目无限、性质各不相同、具有自身活动的力的元素构成。由于元素在数目上无限、在性质上多种多样,因而组成了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人也是由元素组合而成。并认为多样的运动形式基本上可分为分子外的移动和分子内的激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自然处于不断的发展中;2物质的感受性:感受性是物质具有的普遍的性质,分为迟钝的感受性(为无机物所具有)和活跃的感受性(为植物、运动和人所具有),这二种感受性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说明了思维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无机物可以向有机物过渡。3.坚持了唯物反映论,提出了观察、思考和实践结合的认识方法。4.美学思想提出了美在关系说以及艺术要模仿自然的现实主义艺术理论。

拉美特利:代表作《心灵的自然史》《人是机器》《人是植物》等,认为:1.物体是唯一的实体;2人是机器:人和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人与动物相比不过是一架更精致、更复杂的机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思想是大脑的属性。人高于动物的原因在于教育。3.唯物主义经验论;4.无神论。

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其中一派:机械唯物主义成为了真正的法国自然的财产。

结语

法国启蒙运动哲学中起重要作用的机械唯物主义极力推动了法国启蒙运动的进程,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依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8b197a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