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2023-01-17 22:3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文化概论》,欢迎阅读!
中国,概论,文化



自强中书写“汶川信念”

仅仅3年时间,就彻底改变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面貌,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如果说,中国人民抗击地震灾难焕发出的中国力量曾令人震撼,那么今天汶川地震灾区干部群众面对新课题所迸发出的坚毅自信的精气神更让人感佩。3年来,汶川地震灾区从悲壮走向豪迈,在危难中崛起,取得了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两个阶段的决定性胜利,已迈入发展振兴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后重建时代,灾区如何实现幸福再造?这是灾区人民面临的一道全新考题,检验智慧与水平,考验信心和信念。在直面这道考题的不懈探索中,劫后重生的家园呈现更加旺盛的生机活力,历经苦难的灾区人民凸显了共同的汶川信念在全国人民协力共建的美好新家园里,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或超过震前水平,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而在援建力量完成重建任务惜别之后,如何实现从外部输血自我造血的转变,在发展的新起点上创造更多福祉?灾区人民在思考更在实践。踏访灾区,见到的是争先恐后、自谋发展的气象,听到的是坚决摈弃干得这么苦,该休息一下的决心,感受到的是不等不靠不要,自寻发展出路的劲头。这种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汶川信念的突出体现,是抗震救灾精神在今天的大力弘扬。 有了创新的理念和科学的规划,才有长远的发展和持续的跨越。灾后重建实施的第一天起,灾区群众就在党和政府带领下,结合本地实际和优势,着眼长远规划发展产业和致富项目,更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运用,使其成为发展振兴的新引擎。制定五年振兴规划,确立五个具体目标,进入发展振兴第三个阶段以来,灾区干部群众更加自觉地把本地发展融入全省大格局、参与全国大循环。从搬走污染企业引进环保型项目,与援建省市深度合作,从延长产业链实施产业带动,到给每村甚至每户寻找增收致富门路,再到一些产品走进全国许多大城市,灾区发展振兴的这盘棋正走得有声有色有势头。这种立足实际不断创造、不懈创新的勇气与智慧,是汶川信念的重要内容,是灾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源泉。走在汶川灾区的街道与村寨,秀美的家园新景已然抚平地震的创伤,四射的发展热力昭示着灾区人民更加美好的明天。无论是前期重建中彰显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国优势,还是后重建时代灾区人民所共同展示的自强不息的汶川信念,都是当代中国的一张独特新名片。它鲜明地告诉世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亦是。

从南方雪灾到汶川大地震,半年之中天灾频仍,果真应了那句“多难兴邦”的古训。外国人也许看不懂,为什么越是出现困难和挫折,中国人越是格外团结。磨难不是我们选择的,但既然发生了,我们就得坦然面对,不妨把磨难视作对我们民族和个人的考验。

5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是什么,把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是什么,使我们和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仅仅是基于人道?不全是。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同属于一个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对于受灾同胞的同情和关心,是一种特殊的爱。要想解释清楚这种特殊而又自然的爱心,答案只有从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去找寻。






自然之力何其大,一怒而至于斯!然而,面对“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的巨大天灾,我们人类并不渺小。灾情虽然严重,但我们拥有坚忍与耐心。救灾虽然困难,损失虽然惨重,但我们无比镇定与自信。我们终将克服灾害!为什么我们如此自信?自信,源于我们以人民为根本的社会制度;自信,源于我们久经考验值得信赖的优秀军队;自信,源于改革开放大幅提升的综合国力;自信,也源于我们的民族文化。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同于西方国家,我们并不标榜“自由、平等、博爱”,但我们依然尊重生命,依然充满爱心,因为我们有值得自豪的属于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我们传统的文化观念倡导仁爱,“仁者,爱人”。仁是基于血缘的亲情和爱心。由于基于血缘亲情,所以自然而然。我们以此作为人之为人的出发点,发之明之,扩之充之,将心比心。“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孔夫子把仁爱推广为“泛爱”,唐代的韩愈把仁爱表述为“博爱”,北宋的张载把仁爱表述为“兼爱”。中国人习惯让自家的孩子称呼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同事或朋友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把不存在血缘的人际关系纳入血缘关系来处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正是以仁爱思想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彼此之间未必有什么血缘关系,但我们都视彼此为兄弟姐妹,这正是民族文化赋予我们爱心,构筑了我们兄弟姐妹般不可割舍的同胞关系。正像张载所说的那样,“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百姓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伙伴。我们对于受灾同胞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真切自然而又特殊的爱,因为这是对于我们自己家人的关爱。

民族文化,给予我们每一个人以特定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这场自然灾害对于我们非同寻常的影响。民族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纽带,是我们应当格外珍重的共有精神家园。

如果将中国媒体和西方媒体的报道倾向加以比较,我们会发现,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指责和干涉,多是带着价值判断,中国媒体所输出的,一般都是事实判断。实际上,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现实观念,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

从南方数省突降暴雪,到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半年之中天灾频仍,果真应了那句“多难兴邦”的古训。外国人也许看不懂,为什么越是出现困难和挫折,中国人越是格外团结。观察这个人类历史上唯一未中断其文明历史的文明古国时,不应忘记,在中国,国家的形成就与治理滔天的水患相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被公认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准确写照。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积贫积弱的时候,更为彰显自强的一面;强大兴盛的时候,就更加彰显厚德包容的、协和万邦的一面。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止,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长期领先于世界;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走出长达一个世纪的谷底;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还必将实现再次腾飞,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民族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给予了我们强大的精神动力。

先贤告诫世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经历种种磨难,无非是对一个国家、一方人民的考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磨难不是我们选择的,但既然发生了,我们就得坦然面对,不妨把磨难视作对我们民族和个人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99c16daf1ffc4ffe47ac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