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2022-05-16 23:4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疫情背景下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欢迎阅读!
精神障碍,疫情,护理,体会,背景

疫情背景下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宿迁市第三医院 江苏宿迁 223800

【摘 要】现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对其进行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人类感染几率较高。现今医疗机构需在疫情期间提升防控措施,将医疗机构中的传播风险予以降低。疫情之下患者的精神障碍会出现相应博欧东,封闭式病区人流密度较大,其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降低,以上为疫情防控造成加大阻力。因患者和家属受疫情影响,均存在一定精神障碍,现针对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使精神障碍得到改善,为各类、各级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参考数据。

【关键词】疫情背景;精神障碍;护理体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201912月已于武汉出现,疫情逐渐蔓延至全国各地。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130日依照《国际卫生条例(2005)》将其列入在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较强,人类感染率较高,主要经呼吸道接触和飞沫传播。国家卫健委在2020120日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将其定位乙类传染疾病,需要实施甲类传染疾病的控制和预防方法。有关杂志报道,新型冠状病毒住院患者有40%左右患者疑似为院内感染。因此医疗机构在疫情期间,需重视各部门和患者的管理,对医护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并对患者和家属的情绪进行安抚,防止出现院内爆发感染[2]。现今全国已经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中,存在严重精神障碍的占比为50%左右,因此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管理工作通知》。 1.精神障碍相关介绍

精神障碍属于慢性疾病,因此需做好病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人群在疫情期间均存在较大的心理应激情况,进而影响精神障碍情况,极端情况会发生暴力、自杀等行为,对疫情期间社会稳定、疫情控制工作造成影响。为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中传播风险,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社会心态得到保障,因此需做好相关精神障碍管理和护理工[3]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诊治中针对精神障碍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其患者和家属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改善精神障碍情况。 2.病房管理

针对必需住院的患者在门诊除了询问有无接触疫区人员和去过疫区,最近有无发热和咳嗽症状外,先检查核酸和C反应蛋白,胸部CT后无异常,拿着检验报告到住院部办理住院手续。由一名家属陪护在我院设置的单独病区观察14天后,再转到封闭病区,在封闭病区设置的留观病房内再观察14天无异常才能和其他病人一起活动,并且全部患者每天两次体温测量。

2.1分区隔离,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在疫情期间对病房进行分区管理,设置过度病房、隔离病房、普通病房,尽量保证单人单间,在隔离病房中放置住院治疗、来自疫区或者存在密切接触的患者,观察时间为14天,如排除危险可转至过度病房。针对患者存在的精神障碍,需予以了解原因,针对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组织患者和家属进行视频通话,医护人员需私自与患者家属进行交谈,安抚家属情绪,并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让家属对患者予以鼓励、关心,使患者更加有信心的面对治疗。 2.2消毒病房和空气

病房每天需开窗通风2次,每次时间在1小时之上。病房无人需使用紫外线消毒,每天消毒1~2次,每次照射时间需在半小时之上,消毒室需关闭门窗,消毒开窗通风,无窗房间和储物间需定时开启排风,针对污染部位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4] 3.精神障碍的管控和护理策略

需依照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分级,针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因受疫情影响存在害怕、紧张、胸闷、心慌、失眠等情况,可经心理援助热线或者向上咨询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咨询,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并依照相关指南,让患者服


用适量药物。其病情稳定或者存在轻微波动的患者,鼓励患者积极复诊;针对病情高危危险或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需让其严格按照新冠肺炎防护标准防护后,到医院门诊进行救治,依照患者的病情和风险级别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3.1预约分诊

严格依照门诊制度,分时段进行诊疗工作,将人员交叉感染情况减少。依照相关专家建议,检测患者和家属的体温,了解是否存在乏力、咳嗽、气促、腹泻等情况,并进行详细登记,将流行病学史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责任进行强调,并让其签署承诺书和告知书[5] 3.2测评心理、咨询、治疗

可采取在线方式对心理进行测评,并经心理援助热线和在线咨询方式完成心理咨询,对患者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心理负性情绪和精神障碍。 3.3精神障碍护理方法

患病患者和家属均存在一定精神障碍,患者担心自身病情控制不佳,会发生死亡情况,家属不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存在担心、害怕、焦虑等情绪,进而均出现精神障碍。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知识宣教,并与其交谈,针对其心理存在的疑问,予以耐心倾听并予以解答,使患者充分认知自身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家属进行电话交流,了解家属的情况,并予以相应疏导,改善精神障碍情况。告知家属不用过度担心,定期组织家属和患者进行视频通话,保证双方均处于良好精神状态。 4.小结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家人员均存在担心、害怕、恐慌等情绪,针对患病人员需重视其精神障碍情况,并根据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精神障碍得到明显,有利于控制病情,使患者保持平稳的心态,有助于病情恢复。实施护理措施,可使患者和家属能够正面的面对疫情,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缓解自身精神障碍,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等.重大突发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精神障碍诊治流程和路径专家建议[J].中华精神科杂志,2020532):78-83.

[2]章文峰,殷凤莲.精神科病房暴发流行性感冒疫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423):187-188191.

[3]王雪芹,孙洪强,韩聿琳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精神伦理学原则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理学2020333):279-283.

[4]逯建华,何建凡,谢建滨等.滑坡事故后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的快速建立及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5):555-558.

[5]周小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卫生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2):5-7.

[6]张永,殷方兰,钟培松等.上海市307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性伴告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911):956-96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a40f9d5a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f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