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饭晚饭的危害

2024-03-10 13:44: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吃早饭晚饭的危害》,欢迎阅读!
早饭,不吃,晚饭,危害

不吃早饭晚饭的危害



一、身体进入低能量状态,很容易复胖

不吃晚餐带来的减重效果,大部分是水分与肌肉的流失,下次再摄入热量就会以脂肪形势堆积,这就是一些人越减越肥的原因。

一天内,每公斤脂肪消耗4-10大卡热量,而每公斤肌肉消耗75-100大卡热量,保住肌肉,减掉脂肪,才是真正的减肥! 二、扰乱血糖

不吃晚餐所引起的复胖效应,会让胰岛素快速失去功能,造成血糖值不稳定,接着会让各种代谢错乱,无法顺利的代谢尿酸,血脂等物质,最终往往会导致代谢类疾病。 三、伤胃

不吃晚餐代表着长时间挨饿,空腹时胃酸就容易侵犯胃壁,造成溃疡伤口或者闷痛。 接下来,反复发生的溃疡可能导致胃发炎,胃酸过多,胃食道逆流,甚至引起消化道的永久损伤。 四、加重病情

已经有血糖问题或者肾脏疾病的人群,如果采用节食减肥,会导致低血糖,接着引发头晕,脸色苍白,颤抖,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症状。 五、精神乏力

缺乏食物中的营养,精神也会不安定,所以长期不吃晚餐的问题除了营养不良之外,还会因为压抑而增加心脏的负荷。 晚饭不宜常过饱

中医认为,胃不和,卧不安。如果晚餐过饱,必然会造成胃肠负担加重,其紧张工作的信息不断传向大脑,使人失眠、多梦,久而久之,很容易引起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中老年人如果长期晚餐过饱,反覆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会造成胰岛素B细胞负担加重,进而衰竭,诱发糖尿病。

同时,晚餐过饱,必然有部分蛋白质不能被消化吸收,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有毒物质,加之睡眠时肠壁蠕动减慢,相对延长了这些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还有可能促进大肠癌的发生。所以晚餐不能吃得太饱,更不能暴饮暴食。


晚饭不宜常食荤

医学研究发现,晚餐经常吃荤食的人,比经常吃素食的人,血脂较常人高三至四倍。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的人群,如果晚餐经常吃荤,等于火上浇油,会使病情加重或恶化。如果晚餐经常摄入过多的热量,容易引起胆固醇增高,而过多的胆固醇堆积在血管内壁上,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晚饭不宜常吃甜

晚餐和晚餐后都不宜经常吃甜食。国外科学家曾以白糖进行研究发现,虽然摄取白糖的量相同,但若摄取的时间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科学家将动物分成两组,一组早上餵含白糖的饲料,晚上再餵普通的饲料,另一组则正好相反。前一组由於早上喂含有白糖的饲料,因此,吃完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可以做运动;而后一组则在晚餐时食用含白糖的饲料,因此,一吃完就休息了。它们虽然全天的白糖摄取量相同,但一段时间后,晚餐喂含白糖饲料的一组,血液中的所含的中性脂肪浓度比另一组高很多。由此可见,晚上经常摄入含糖食物对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晚饭不宜太晚吃

营养专家指出,晚餐也不宜吃得太晚,否则容易患尿道结石。不少人因工作关系很晚才吃晚餐,餐后不久就上床睡觉。在睡眠状态下血液流速变慢,小便排泄也随之减少,而饮食中的钙盐除被人体吸收之外,余下须经尿道排出。据测定,人体排尿高峰一般在进食后四至五小时,如果晚餐太晚,到晚上八、九点钟才进食。那么,排尿的高峰便在凌晨零点以后。

此时,正是睡得最香的时候,高浓度的钙盐随尿液在尿道中滞留,与尿酸结合生成尿酸钙,与草酸结合生成草酸钙,当其浓度较高时,在正常体温下可析出结晶并沉淀、积聚,从而形成结石。因此,为了预防尿道结石,除多饮水外,还应早进晚餐,使进食后的排泄钙盐高峰提到睡觉之前,排一次尿后再睡最好。 法则1:晚餐摄取热量不超过200

瘦身时一天摄取1200卡的热量,分配比重为早餐400卡、午餐400卡、晚餐200卡,水果为200卡。切记多吃高纤维及低热量食用品,才可以在最少的卡路里中吃到最多的东西。

法则2:最晚7点结束晚餐

建议在7点前吃完晚餐或临睡前3小时不要进食,使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消耗摄取热量,才不轻易堆积在体内变赘肉。 法则3:吃饭时多喝茶,少沾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b3331da3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c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