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考试重点大题

2022-07-07 09:00: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内科学考试重点大题》,欢迎阅读!
内科学,重点,考试



科学考试重点大题






消化性溃疡(PU)

1,试述良恶性溃疡的区别。 胃溃疡 胃癌 年龄 中青年居多 中年以上居多 胃酸

正常或偏低,无真性缺酸现象 真性胃酸缺乏 溃疡直径 <2.5cm >2.5cm X线

龛影壁光滑,位于胃腔轮廓之外,周围胃壁柔软,可呈星状集合征

龛影边缘不整,位于胃腔轮廓之内,周围胃壁僵硬,呈结节状,向溃疡集聚的皱襞有融合中断现









2)周期性发作,发作与自发缓解相交替,作常有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可因精神情绪不良或过劳诱发。

3)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表现为空腹痛,多在进食或服用抗酸药缓解,典型节律性表现在DU多见。

4PU的治疗策略。

治疗目的: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防止并发症。 治疗:

①一般治疗: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药物治疗:抑制胃酸药物和保护胃粘膜药物 ③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常用三联治疗方案 质子泵抑制剂或胶体铋 抗菌药物

PPI常规剂量的倍量/(如奥美拉唑40mg/d) 枸橼酸铋钾(胶体次枸橼酸铋)480mg/d (选择一种) 克拉霉素1000mg/g




阿莫西林2000mg/d 甲硝唑800mg/d (选择两种)

上述计量分两次服,疗程7-14 NSAID溃疡的治疗,复发预防及初始预防 ⑤溃疡复发的预防 .外科手术治疗

5PU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抑制胃酸药物

碱性抗酸药(氢氧化铝) 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保护胃黏膜药物 硫糖铝

前列醇素类药物(米索前列醇) 胶体铋(枸橼酸铋钾)

溃疡性结肠炎-习题及答案






1.试述UC(溃疡性结肠炎)与CD(克罗恩病)鉴别诊断要点。 项目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症状 脓血便多见

有腹泻但脓血便较少见 病变分布 病变连续 呈节段性 直肠受累 绝大多数受累 少见

末段回肠受累 罕见 多见 肠腔狭窄 少见,中心性 多见,偏心性




瘘管肛周病变腹部包块 罕见 多见 内镜表现

溃疡浅,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状,脆性增

纵性溃疡,鹅卵石样改变,病变间黏膜外观正常 活检特征

固有膜全层弥漫性炎症,隐窝脓肿,隐窝结构明显异常,杯状细胞减少

裂隙状溃疡,非干酪性肉芽肿,粘膜下层淋巴细胞聚集

2. 试述UC的临床分型、分期、病情轻重分度。 分型:①初发型,指无既往史的初次发作②慢性复发性,临床上最多见,发作期和缓解期交替③慢性持续性,症状持续,间以症状加重的急性发作④急性爆发性,少见,急性起病,病情严重,全身毒血症状明显可伴中毒性巨结肠 分期: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

病情轻重分度:①轻度:腹泻每天小于4次,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速,贫血无或轻,血沉




正常;②重度:腹泻每日大于6次,明显的粘液脓血便,体温大于37.5℃,脉搏>90/分,血红蛋白<100g/L,血沉>30mm/h;③中度: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 肠易激综合征

简答: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 病程半年以上且近三个月来持续存在腹部不适和腹痛,并伴有下列特点中至少2项:1状在排便后改善;

2症状发生伴随排便次数改变。3症状发生伴随粪便性状改变。

2以下症状不是诊断所必需,越多越支持IBS的诊断①排便频率异常(每天排便>3次或每周<3次);②粪便性状异常(块状/硬便或稀水样




便);③粪便排出过程异常(费力,急迫感,排便不尽感);④粘液便;⑤胃肠胀气或腹部膨胀

3)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 肠结核--常考点总结

简答题: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依据。

①中青年患者有结核病史,伴有其它器官结核病证据。②长期发热原因不明,伴有腹痛,腹胀,腹水,腹壁柔韧感或腹部包块;③腹水为渗出液性质,以淋巴细胞为主,普通细胞培养阴性;④X线胃钡餐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⑤PPD实验强阳性

肝硬化--习题及答案 1,简述肝硬化的并发症。

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②感染 ③肝性脑病 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⑤原发性肝细胞癌 ⑥肝肾综合征 ⑦肝肺综合征 ⑧门静脉血栓形成

2.简述肝硬化腹水的处理

<1> 60-90mmol/L,有稀释性低钠血症者,摄水量应限制在500-1000ml/d




<2>尿+使0.3~0.5kg/d(无水肿)或0.8~1kg/d(有下肢水肿)

<3>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输白蛋白,血浆等 <4>难治性腹水的治疗:使用最大剂量利尿剂(螺内酯400mg/d加上呋塞米160mg/d)而腹水仍无减退即难治性腹水。大量抽腹水加输注白蛋白,腹水浓缩回输,经颈静脉肝内分流术:能有效降低门脉压但易诱发肝性脑病 3.简述肝硬化的病理分型。

①小结节性肝硬化:结节大小相仿,直径小于3mm

②大结节性肝硬化:结节大小不等,一般平均大3mm,最大直径可达5mmA

③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肝内同时存在大,结节两种病理形态

4,简述肝硬化诊断依据。452

①有病毒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等可导致肝硬化的病史②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③肝功能试验有血清白蛋白下降,血清胆红素升高及凝血酶原时间变长等指标提示肝功




能失代偿④B超或CT提示肝硬化以及内镜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⑤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5, 简述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

答:肝硬化腹水形成是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共同作用的结果,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时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①门静脉压力升高;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③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④心房钠尿肽相对不足及机体对其敏感性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三、论述题: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答:1.代偿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①隐匿,症状间歇;②消化道症状为主;③轻度肝(脾)肿大;④肝功能基本正常 2.失代偿期:症状显著 1 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①全身症状:营养差、消瘦乏力、皮肤干枯、肝病面容,可有不规则低热、夜盲、浮肿等 ②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




③出血倾向和贫血: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女性月经过多等。主要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及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有关。

④内分泌紊乱:主要有雌激素↑、雄激素↓-男性患者常有性欲减退、睾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 女性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肝掌。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肤色素沉着。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对腹水的形成和加重有促进作用 2 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脾肿大:常伴脾亢,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②门- 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腹壁静脉曲张;3)痔静脉扩张 腹水:是肝硬化的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3.肝触诊:早期肝大可触及、质硬而边缘钝,后期缩小、肋下常触不到。 原发性肝癌--习题及答案

3.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临床表现:①肝区疼痛②肝脏肿大③黄疸④肝硬化征象⑤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⑥转移灶症状




⑦伴癌综合症

并发症:①肝性脑病②上消化道出血③肝癌结节破裂出血④继发感染

4.原发性肝癌与活动性肝病(肝炎、肝硬化等)的鉴别要点:AFP与转氨酶的关系,同步或平行升高见于活动性肝病;AFP持续升高,与转氨酶无平行关系见于原发性肝癌。 5.血清AFP检查诊断肝细胞癌标准

①大于500ug/L持续4周以上②AFP200u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以上③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④排除妊娠、肝炎和生殖腺胚胎瘤 肝性脑病--习题及答案 二、简答题:

1.简述肝性脑病常见的诱因。

①药物:抑制大脑和呼吸中枢,造成缺氧(苯二氮卓类,麻醉剂,酒精)②增加氨的产生,吸收及进入大脑(蛋白食物摄入过多,消化道出血,感染,便秘,低钾导致代谢性碱中毒)③低血容量: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使血氨升高(利尿腹泻,呕吐出血,大量放胸腹水)④门体分流:肠源性氨进入体循环(手术或自然分流)⑤血管阻塞:肠源性氨进入体循环(门静脉,肝静脉血栓)




⑥原发性肝癌:肝脏对氨的代谢能力明显减弱

2. 简述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及特点。 答: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及脑电图改变,分四期

一期(前驱期):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健忘等轻度精神异常,可有扑翼样震颤。此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忽略。

二(昏迷前期):嗜睡,行为异常,言语不清,书写障碍及定向力障碍。有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等神经体征,有扑翼样震颤

三期(昏睡期):昏睡,但可唤醒,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有扑翼样震颤,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常阳性。

四期(昏迷期):昏迷,不能唤醒。由于患者不能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浅昏迷时,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

4. 简述肝性脑病的诊断依据。

1~4HE的诊断:1有严重肝病或广泛门体




侧支循环形成的基础。2出现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可引出扑翼样震颤3有肝性脑病的诱因。4反映肝功能的血生化指标明显异常及血氨增高。5脑电图异常

轻微HE的诊断:1有严重肝病或广泛门体侧支循环形成的基础。2心理智能测试,诱发电位,头部CTMRI检查及临界视觉闪烁频率异常 急性胰腺炎--习题及答案 二、简答题:

1.简述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分型及临床表现。 ①急性水肿型:大体上见胰腺肿大,水肿,分叶模糊,质脆,病变累及部分或整个胰腺,胰腺周围有少量脂肪坏死。组织学检查见间质水肿,血和炎症细胞浸润,可见散在的点状脂肪坏死,无明显胰实质坏死和出血。②急性坏死型:大体上表现为红褐色或灰褐色,并有新鲜出血区,叶结构消失。有较大范围的脂肪坏死灶,散落在胰腺及胰腺周围组织如大网膜,称为钙皂斑。程较长者可并发脓肿,假性囊肿或瘘管形成。微镜下胰腺组织的坏死主要是凝固性坏死,细胞结构消失。坏死灶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和包绕。




2. 简述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及其特点。472

①胰腺脓肿:重症胰腺炎起病2~3周后,因胰腺及胰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脓肿。此时高热,腹痛,出现上腹肿块和中毒症状②假性囊肿:在病后3~4周形成,有胰液和液化的坏死组织在胰腺内或其周围包裹所致。多位于胰体尾部,压迫临近组织引起相应症状。囊壁无上皮,仅见坏死肉芽和纤维组织,囊肿穿破可致胰源性腹水。

3.简述水肿型胰腺炎(即轻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措施

答:①禁食:直至腹痛消失为止

②胃肠减压:必要时置鼻胃管持续吸引胃肠减压,适用于腹痛、腹胀、呕吐严重者。 ③静脉补液,积极补足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注意维持热能供应。 ④止痛:腹痛剧烈者可予哌替啶 ⑤抗生素:尽量用广谱

⑥抑酸治疗:首选PPI(洛赛克40mg iv qd






4、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依据

①临床症状: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皮肤呈斑点状等休克症状②体征:腹肌强直,腹膜刺激征、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③实验室检查:血钙显著下降、2mmol/L(无糖尿病史),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④腹腔诊断性穿刺有高淀粉酶活性的腹水。

上消化道出血--习题及答案 1.简述上消出血的临床表现。

答:呕血与黑粪;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和血象变化;发热;氮质血症

2.简述上消出血出血量的估计。(选择题多见) 答:每日消化道出血>510ml 粪便隐血试验(+)50100ml 黑粪;胃内储积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400 ml,可不引起全身症状;>4005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心慌、乏力等;短期出血>1000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3.如何判断是否继续出血或再出血?

①反复呕血或黑粪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伴有肠




鸣音亢进,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充分补液输血而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恶化,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措施: 答:①药物止血:缩血管药物:血管加压素,生长抑素;扩血管药物:硝酸甘油;联合用药:血管加压素+硝酸甘油②气囊压迫止血③内镜治疗:喷洒药物,硬化剂注射,套扎④外科治疗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5.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如何治疗?

答:除积极治疗溃疡外,对出血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抑制胃酸分泌药: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机理:pH>6时易止血,适于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出血;也可用冷盐水10-14°C)反复洗胃,将血块和胃液洗净,再用去甲肾8g加生理盐水100ml灌洗,也可注入凝血酶等止血药。

②内镜治疗:内镜如见有活动性出血或暴露血管的溃疡应进行内镜止血,证明有效的方法有激光、热探头、高频电灼、微波、注射疗法、上止




血夹。

③手术治疗:切除出血的溃疡是防止再出血的最可靠方法

④介入治疗:血管栓塞治疗

6. 简述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处理原则。 1)急救措施。2)积极补充血溶量。3)止血措施①药物止血②气囊压迫止血③内镜治疗④手术治疗⑤介入治疗

1.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的区别

肾炎性水肿 肾病性水肿 原因

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吸收功能正常造成的管球失衡②肾小球滤过分数下降,水钠潴留③血容量增加,肾素-AT-醛固酮系统下降 ①肾小球滤过率正常②低蛋白血症,胶体渗透压低③有效血容量降低,肾素-AT-醛固酮系统升高 组织蛋白

组织间隙蛋白含量高 组织间隙蛋白含量低




特点

①水肿从眼睑颜面部开始②晨起眼睑水肿最明显,严重时波及头部,全身皮肤及浆膜腔 ①水肿从下肢开始②呈全身性,以体位最低处最明显

2. 肾性高血压的解剖分类及发病机制分类。 肾小球病高血压发生机制:①钠水潴留,使血容量增加,引起容量依赖性高血压②肾素分泌曾多,引起肾素依赖性高血压③肾实质损害后肾内降压物质分泌减少

1.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答:13周有链球菌或其它细菌感染的佐证;临床见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甚至少尿或氮质血症;血清补体C3下降,8周内可恢复正常;多于12M内全面好转;病理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 慢性肾炎的治疗原则及要点。

治疗原则和要点是:应以防止和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止严重并发症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消除尿中的蛋白和红细胞为主要目标,一般主张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对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病人应强调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限制盐类摄入。具体治疗措施如下:①适度控制饮食中蛋白的摄入量②积极控制高血压③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④使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⑤防止能引起肾损害的其他原因⑥尽早明确病变性质,酌情使用激素及各种免疫抑制药物

3.慢性肾炎的诊断?

答: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1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在除外继发性肾炎及遗传性肾炎后,临床上可诊断为慢性肾炎;不到1年者有①呈急性肾炎综合征②仅表现中度蛋白尿及轻、中度水肿,需行肾活检

4.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特点?

答: 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多有长期的高血压病史,后再出现肾损害,临床上可有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等肾小管功能损害表现,多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尿改变轻微(微量至轻度蛋白尿,可有镜下血尿及管型)并常伴心脑血管的并发症。 5. 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①感染②血栓,栓塞并发症③急性肾衰竭④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尿路感染--习题及答案

1.尿路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及感染途径有哪些?

革兰阴性杆菌尤其以大肠杆菌最多见。感染途径:①上行感染②血行感染③直接感染④淋巴道感染

2. 尿路感染常见的机体易感因素有哪些? ①尿路梗阻②膀胱输尿管反流③机体免疫力低下④神经源性膀胱⑤妊娠⑥性别和性活动⑦医源性因素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⑨遗传因素 3.典型的急性肾盂肾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典型的急性肾盂肾炎主要有两组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起病急骤,常伴寒战.高热,体温多在38-39度之间,亦可达40度,一般呈驰张热,常伴头痛.全身不适;2.泌尿系统症状:主要是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大部分病人有腰痛。3.体检肾区有叩击痛,上输尿管点或肋腰点有明显压痛。 4.真性细菌尿的标准: 答:在排除假阳性的前提下:




①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②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1,如临床上无症状,要求两次菌落数≥10^5ml为同一菌种。

5.慢性肾盂肾炎诊断标准:

答:肾盂肾炎反复发作,病史超过一年,并且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 1、静脉肾盂造影(IVP)中见到肾盂肾盏变形、缩窄;

2、肾外形凹凸不平,两肾大小不等; 3、肾小管功能有持续性损害。 慢性肾衰--习题及答案 1. 慢性肾衰竭的分期?

肌酐清除率(ml/min 血肌酐(umol/L 相当于 肾功能代偿期 50~80 133~177 CKD2




肾功能失代偿期 20~50 186~442 CKD3 肾功能衰竭期 10~20 451~707 CKD4 尿毒症期 <10 >=707 CKD5

2. 血液透析的适应症

明显的尿毒症综合征,包括心包炎和严重脑病,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容量负荷过重对利尿药治疗无效者 甲亢--习题及答案 二、 答题:

2.试述甲状腺危象的处理原则。

答:去除诱因;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PTUMMI;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复腺方碘液、碳




酸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降低或清除血浆甲状腺激素:腹透、血透;降温;支持治疗。 3.GD的诊断标准?

答:①甲亢的诊断成立:有高代谢的症状和体征;甲状腺肿大;血清TT4FT4增高,TSH减低;②甲状腺弥漫性肿大;③眼球突出和其他浸润性眼征;④胫前粘液水肿;⑤TRAbTSAbTPOAbTgAb阳性。其中具有①②项诊断即可成立,其3项进一步支持诊断确立。 5. 试述妊娠期甲亢的治疗。

①药物治疗首选甲硫氧嘧啶,因其不易通过胎盘②手术治疗,妊娠初期的甲亢用甲硫氧嘧啶控制症状后,于妊娠4~6个月行甲状腺次全切除③哺乳期的治疗首选甲硫氧嘧啶

4.试述治疗甲亢的药物及适应症、不良反应。 答:所有患者均可为抗甲状腺药物所控制,应作为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法。常用的为硫脲类中的甲硫氧嘧啶和丙基硫氧基嘧啶;咪唑类中的甲巯咪




唑与卡比马唑等。用药的适应证:①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②20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③妊娠妇女;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又不适宜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 ⑤手术治疗前准备;⑥辅助放射性131I疗;⑦伴突眼症。 药物的副作用有①一般不良反应有头痛、关节痛、涎腺肿大、淋巴结肿大及胃肠道症状;②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常见于初用药后13月内或再次用药后12周,注意患者服药期间有无发热、咽痛、肌痛、虚弱和感染症状,一旦发现上述表现应立即停药,白细胞检查。治疗12年后,如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能维持疗效,甲状腺缩小,血管音消失,突眼减轻,血清T3T4正常,甲状腺吸131I能被甲状腺激素抑制,血循环中TSAb转为阴性或滴度明显下低,可试行停药,继续观察。抗甲状腺药物作用缓慢,不能迅速控制甲亢的多种症状,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因此,在治疗初期,可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以改善心悸、心动过速、多汗、震颤及精神紧张等症状。普萘洛尔还适用于甲亢危象和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前的准备;对急收性甲亢




性肌病也有一定效果。对患有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和妊娠患者禁用。在减药期开始时,适当加服小剂量甲状腺制剂,如甲状腺片,以稳定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关系,避免甲状腺肿和突眼加重。 糖尿病--习题及答案 二、问答题:

1.简述糖尿病的分类。

答:分为四大类:①1型糖尿病(T1DM: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包括两种亚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和特发性糖尿病;②2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的功能缺陷、胰岛素作用的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病、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其他;④妊娠期糖尿病(GDM




3.简述糖尿病的并发症。

答:()急性严重代谢紊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

()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性心脏病;大血管病变:无特征性、高发、病重进展快;累及主动脉、冠脉、脑、肾、肢体动脉;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最多见,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糖尿病足。

()感染性并发症:疖痈,肺结核、泌尿路感染、手、足或体癣,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炎等。 4.简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尿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水平≥7.0mmolOGTT试验中,2hPG水平≥11.1mmol/L,需重复一次确认,诊断才能成立。

5.简述糖尿病的现代综合治疗措施。(全面看书,包括药物的种类、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等) 答: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 6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

T1DMDKA,高血糖高渗状态和乳酸性酸




中毒伴高血糖③各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或慢性病发症④手术妊娠和分娩⑤T2DM 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者⑥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 7. 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生发展分期

Ⅰ期--糖尿病初期。肾小球滤过滤升高,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

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多数正常,可间歇增高

Ⅲ期--早期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尿300mg/24h,可伴水肿,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

Ⅴ期--尿毒症期。血肌酐升高,血压升高。 风湿性疾病--习题及答案 二、简答题

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①关节内或周围晨僵持续至少一小时②至少同时有三个关节区软组织肿或积液③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区中,至少一个关节区肿胀④对称性关节炎⑤有内风湿结节⑥血清RF阳性⑦X线改变。符合以上7项中4项者可诊断为RA






2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表现和关节X线分期。 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影,关节端骨质疏松(Ⅰ期);进而关节间隙变窄(Ⅱ期);关节面出现虫蚀样改变(Ⅲ期);晚期可见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Ⅳ期)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标准 ①颊部红斑②盘状红斑③光过敏④口腔溃疡⑤非侵蚀性关节炎,≥2个外周关节⑥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⑦肾脏病变:尿蛋白>0.5g/24h或管型⑧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病⑨血液学疾病: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⑩免疫学异常: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抗磷脂抗体阳性,11,抗核抗体阳性。上述十一项中有>=4项阳性,在除外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可诊断为SLE

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按病程是如何分期的?各期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① 慢性期:乏力、低热、多汗、盗汗、体重减轻、脾大而上腹胀满,部分有胸骨中下段压痛,可发生白细胞淤滞症。此期持续1~4年。




加速期:发热、虚弱、进行性体重下降、骨骼疼痛,逐渐出现贫血和出血,脾持续或进行性肿大,对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无效。此期持续几个月到数年。

急性期:临床表现与AL相似,多数为急粒变,少数为急淋变和急单变,偶有其他类型急性变,预后极差,往往数月内死亡。 1.过敏性紫癜的诊断?

答:诊断要点:①发病前1-3周有低热、咽痛、全身乏力或上呼吸道感染史;②典型四肢皮肤紫癜,可伴腹痛、关节肿痛及血尿;③血小板计数、功能及凝血相关检查正常;④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炎及紫癜。

2.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 答:诊断要点:①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②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③脾不大;④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有成熟障碍;⑤泼尼松或脾切除治疗有效;⑥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1. 贫血程度分类 血红蛋白浓度g/L 30




30~ 60~ 90~

贫血严重程度 极重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2. 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1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①再障②纯红细胞再障③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④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2,造血微环境异常:①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受损②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①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巨幼细胞贫血,②缺铁或铁利用障碍所致缺铁性贫血

2 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3 红细胞丢失过多性贫血:失血性贫血 3. 缺铁性贫血的分期

贮铁耗尽(ID)②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 缺铁性贫血(IDA




4. 缺铁性贫血病因

摄入不足:需求增加(婴幼儿、妊娠、哺乳期妇女),偏食,长期饮食中缺铁;

②吸收障碍:胃大部切除,胃肠道功能紊乱,转运障碍;

③丢失过多:各种失血(痔、月经过多、多次献血等)

5、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

①贫血表现:乏力、易倦、头昏、头痛、耳鸣、心悸、气促、纳差等,伴苍白、心率增加 ②组织缺铁表现:精神行为异常,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炎、缺铁性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甲变平,重者凹下呈勺状。

③铁原发病表现:如消化性溃疡、肿瘤或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等,妇女月经过多等 6、缺铁性贫血诊断

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 MCV<80fl, MCH<27pg,MCHC<32%;

(2),有缺铁的依据:符合贮铁耗尽或缺铁性红细




胞生成的诊断

贮铁耗尽 符合下列任一条即可诊断。①血清铁蛋白<12ug/L,②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少于15%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①符合贮铁耗尽诊断标准②血清铁低于8.95umol/L,总铁结合力升高64.44umol/L<15%FEP/Hb>4.5ug/gHb.

(3),存在铁缺乏的病因,铁剂治疗有效 7、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原则:根除病因,补足贮存贴

注射用铁的总需求量(mg)=(需达到的血红蛋白浓度-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0.33×患者体重kg

①病因治疗:最基本的治疗。是缺铁性贫血能否根治的关键;②补铁治疗:口服铁剂,餐后服用琥珀酸亚铁胃肠道反应小,易耐受。口服铁剂后,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5~10天达高峰,血红蛋白2周后开始升高,2月左右恢复正常,仍需服用铁剂4~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停药。于不能口服铁剂者,吸收障碍者,可注射右旋糖酐铁,肌肉注射,每次50mg,每日或隔日一次,




缓慢注射。注意过敏反应。 8.再障诊断标准

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②一般无肝脾肿大③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有条件者做骨髓活检,可见造血组织均匀减少④出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⑤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 9.再障分型诊断标准

SAA(重型),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严重感染和出血。血象具备下述三项中两项:①网织红<15x10^9/L<0.5x10^9/L③血小板<20x10^9/L。骨髓增生广泛重度减低。NSAA(非重度)指达不到SAA诊断标准的AA.

1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法美英分类 L1: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径≤12um为主;

L2: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直径>12um为主;

L3Burkitt型):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




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内有明显空泡,胞浆嗜碱性,染色深。

11、急性白血病

临床表现:(一)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贫血、发热、出血(二)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①淋巴结和肝脾肿大②骨骼和关节:常有胸骨下段局部压痛③眼部:粒细胞肉瘤④口腔和皮肤:牙龈增生肿胀,皮肤紫蓝色结节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化疗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⑥睾丸:多为单侧无痛性肿大。

一般治疗:(1)紧急处理高白细胞血症:①细胞单采②羟基脲③头颅照射Co60(2)防治感染:消毒隔离病房,应用细胞因子,相应培养,经验性抗生素治疗3成分输血支持 滤去白细胞4




防止尿酸性肾病:多饮水,碱化尿液,服别嘌呤醇(5)维持营养

12、白血病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

由于白血病细胞大量破坏,特别在化疗时更甚,血清和尿中尿酸浓度增高,积聚在肾小管,引起阻塞而发生高尿酸血症肾病。因此鼓励患者多饮水。最好24小时持续静脉补液。使每小时尿量150ml/m^2并保持碱性尿。在化疗同时给予别嘌醇每次100mg,每日3次,以抑制尿酸合成。注意过敏。当患者出现少尿和无尿时,应按急性肾衰竭处理。

1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

化疗药物很难通过血脑屏障,多采用鞘内注射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环胞苷。颅脊椎照射的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大,如激发肿瘤、内分泌受损、认知障碍、神经毒性等。

14DIC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肝素治疗 病因:①感染性疾病②恶性肿瘤③病理产科④手术及创伤⑤医源性疾病⑥全身各系统疾病 机制:①组织损伤②血管内皮损伤③血小板损伤④纤溶系统激活

病理及病生:①微血栓形成②凝血功能异常③微




循环障碍

临床表现:①出血倾向②休克或微循环衰竭③微血管栓塞④微血管病性溶血⑤原发病临床表现 肝素使用指征:①DIC早期(高凝期)②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呈进行性下降,微血管栓塞表现明显之患者③消耗性低凝期但病因短期内不能祛除者,在补充凝血因子情况下使用。慎用肝素:①手术后或损伤创面未经良好止血者②近期有大咯血之结核病或有大量出血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③蛇毒所致DICDIC晚期,患者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及明显纤溶亢进 15、霍奇金淋巴瘤分型及特点

病理组织学特点 临床特点 淋巴细胞为主型

结节性浸润,主要为中小淋巴细胞,R-S细胞少

病变局限、预后较好 结节硬化性

交织的胶原纤维将浸润细胞分隔成明显的结节,R-S细胞较大呈腔隙型;淋巴细胞、浆细胞、中




心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多见

年轻人多见,诊断时多为一二期,预后相对差 混合细胞型

纤维化伴局限性坏死,浸润细胞呈多形性,伴血管增生和纤维化;淋巴细胞、浆细胞、中心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与较多的R-S细胞混同存在 有播散倾向,预后相对较差 淋巴细胞减少型

主要为组织细胞浸润、弥漫性纤维化及坏死,R-S细胞数量不等,多形性

老年多见,诊断时多为三四期,预后差 16. X线钡剂灌肠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手段之一,请描述其X线表现。

①黏膜粗乱和(或)颗粒样改变②多发性浅溃疡,表现为管壁边缘毛糙呈毛刺状或锯齿状以及见小龛影,亦可有炎症性息肉而表现为多个小的圆或卵圆形充盈缺损③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壁变硬,可成铅管状。

1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失水的原因

①进一步升高的血糖可加重渗透性利尿:大量酮体从肾、肺排出时又带走大量水分②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加速,大量酸性代谢产物排出,加重水分




丢失③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体液丢失,使水分入量减少

18.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要点 SLE的治疗应避免和除去日晒、寒冷、感染、妊娠、某些药物等诱发和加剧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①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可用2-3个疗程②免疫抑制剂③环孢素④霉酚酸酯⑤雷公藤多苷⑥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0bb6feb2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