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洞庭湖诗句

2024-01-28 02:1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百里洞庭湖诗句》,欢迎阅读!
洞庭湖,百里,诗句

八百里洞庭湖诗句

《八百里洞庭湖诗句》已成为象征湖南文化的标志性诗句。洞庭湖位于湖南西部,有八百里贯穿,是中国水利历史上最大的湖泊,被誉为“天南之湖”。洞庭湖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深受中国古今文人墨客的喜爱,其中最著名的诗句是“八百里洞庭湖,行舟绿水复白山”

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曾在洞庭湖畔赋诗,描绘了境界美景。苏轼在《赋洞庭湖二首其一》中写到:“美景洞庭万顷波,回山翠湛两峰,鸥鹭横飞尽满目,若多一点更加红”此句歌颂了洞庭湖的美丽风光,犹如大自然赠与湖南的“礼物”,把洞庭湖的景色描绘得活灵活现,令人心旷神怡。

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洞庭湖畔习坐玩乐,写下留下著名的《八百里洞庭湖诗稿》,以十二首诗作为纪念,流传至今。在第三首诗作《观洞庭春》中,李白写道:“芳洲阁遥叠洞庭,苞五色山下春;流水不断碧清烟,半亩桃杏正芳新”。此句描绘了洞庭湖春日旖旎的景象,令人联想、向往;以及五色山下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宛如饱览中国大地的母亲之爱。

自宋代以来,洞庭湖一直是文人墨客赋诗象征之处。其中,毛泽东曾在《洞庭湖》中抒写了自己对洞庭湖的热爱之情:“蓬莱游客揽月轩,翠湖光照叠晓晖,沙洲渔樵移步去,回首乡国无处悔”。毛泽东用精致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旖旎的地景,这正是他对家乡怀情的展示。



- 1 -


洞庭湖的秀美景色吸引了无数诗人的咏叹,也吸引了许多游人。走近洞庭湖,似乎可以感受到文人墨客和诗句中所记载的洞庭湖那份深沉的情感。人们把洞庭湖叹为“中国最美的湖泊”,希望这份深情能流传千古,让洞庭湖永远鸣动着八百里洞庭湖的诗句!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1d6822f7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1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