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诵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钱塘湖春行》)

2022-04-26 09:1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诵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钱塘湖春行》)》,欢迎阅读!
钱塘湖春行,员外,诵读,早春,诗词

《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盐城市亭湖区永丰初中 查益鸿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收集与春夏秋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气温很低,虽是“春寒料峭”却也给人以春的气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唐诗,也不辜负了春天的大好时光。

二、初读熟悉全诗: 1 听范读,要求学生正音正字; 2 生齐读;

3 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

4 再范读,学生思考:A、划出压韵的字;B、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 三、熟读描绘全诗:

鼓励学生尽量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描绘想象中的美景

译诗: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四、精读鉴赏全诗:

1、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哪一句是作者经过细致的

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草色遥看近却无"。主旨:"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2、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归纳: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 ,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这首小诗 ,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五、悟读吟咏全诗,全班齐读,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西江月)

一、导入新课: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最早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也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名《西江月》。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间的联系。

感知作者: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上饶带湖期间写的,记一次夜行的经历,比较容易读懂。

合作探究




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互动1: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长。因为天气有变化: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还可以从词人找避雨地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

互动2:路长,为什么要夜行?

明确:白日酷热,因为从鸣蝉、说丰年、骤雨等可以看出这时正值夏季。 互动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上片的内容?

明确: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的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清风吹拂,蝉也叫的格外欢快。此时,词人和他的同伴们正行进在黄沙道中,一路上他们都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的鸣叫,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今年定是一个好年成。

互动4: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 明确:到了后夜,天边尚余几颗星。

互动5两三点雨山前,雨不大嘛,词人着急吗? 明确:从下句看,他是着急的,因为这是骤雨将至的信号。 互动6: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吗? 明确:从下文旧时二字可知他是熟悉的。

互动7: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

明确:词人用的是倒语,表现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他找到避雨的地方了。 补充解释: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

学生创造性的表述下片内容(可参照上片的表达方式)

总结:凡双调的词,内容重点大多在下片。这首词也是如此:它上片写月明之景表达词人轻松、喜悦的心情,其实只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只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到。

此外,读词也要注意词中的关键性字眼,过去叫做炼字。这首词中忽见二字就炼的好,集中表达了词人喜出望外之情。

第三课时(秋词)

教学步骤 一、导课: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 作者作品介绍:(请同学们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三、课文分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问题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

问题2: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3: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问题6:比较《山行》与《秋词》

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借秋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异:《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

5.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布置作业

读刘禹锡《秋词》之二,想想与课文所选《秋词》有何异同,写一篇阅读笔记。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注:嗾(sǒu)人狂:使人发狂。嗾:数,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3edb9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