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整体形象美

2023-01-09 10:0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的整体形象美》,欢迎阅读!
整体,形象,教师



教师的整体形象美

高尔基曾经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课堂犹如一个大舞台,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师则是教育领域中的艺术家。教师的个体形象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梳装打扮、音容笑貌、言谈举止都会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传授知识、陶冶情操、思想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重视给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整体形象。



人的整体形象美包括内在美与外在美两个方面。内在美即人的精神美,指人的知识、修养、性格等内在素质;外在美指人的形貌、服饰、言谈、举止等外观表现。精神作为人物的生动气韵贯穿在形貌、服饰、言谈、举止中。它们融汇为人物的整体形象美。在课堂中,教师的整体形象美,是直接对学生起作用,也是被学生所欣赏的。因此,教师在创造自己的整体形象美的过程中应注意下列几方面的问题:



1.教师的整体形象要以学生的欣赏水平为前提

哲学家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模仿的楷模、崇拜的偶像,也是文明美德的化身、秀外慧中的典范。儿童的美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所感兴趣的是电影绘画以及现实生活中具体人物的形象,他们的审美兴趣仍受事物特征所吸引。因此,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服饰打扮等外表的变动更是明察秋毫、潜移默化。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一个人的衣着和仪表以及行为举止,都体现他的审美观点和精神面貌,要教育学生衣着整洁得体、行为举止大方,有礼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该先是这种人。可见教师的整体形象与教育对象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美不仅对学生的美感能力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发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一个教师衣冠不整地走进课堂,必然引起骚动。课堂气氛被破坏,教学环境被污染,即使你满腹经纶,也无法吸引和打动学生。



2. 教师的整体形象要与自己的年龄特点相符合

一个教师既要有天真无邪的童心,又要有稳重成熟的观念,也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杰出的智慧。但是,不同年龄的教师要有自己的特点。青年教师活泼有朝气,给人以活力美;中年教师年富力强,给人以矫健美;老年教师干练稳重,广识博见,给人以智慧美和慈祥美。因此,教师整体形象美的创造要发挥自己的年龄特点。如:青年教师的服装款式可以时新一点、活泼一点、时代感强一些。同样,庄重、整洁的衣着会使中、老年教师神采奕奕,具有成熟稳健的魅力。



3. 教师的整体形象要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相益彰

不同的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会形成不同的性格特点,而这种个性在人的言




谈举止中所表现出来的风采,就是一种风度。可是,性格与人的仪表、风度确实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性格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整体形象也就有差别。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为了研究的方便,把人的性格分成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种类型。适合性格是指教师在整体形象的创造中,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扬长避短,创造个性鲜明的整体形象。就一般教师而言,最好参考美学家柏克的观点:选择最适合于美的是各种颜色中较柔和的颜色,如浅绿、浅蓝、浅黄、淡白、粉红色和紫罗兰色。遵循这一审美观点会为教师朴实大方的淡雅之美增添光彩。当然,有时深色也可带来稳重感。



4.教师的整体形象要与课堂教学的情调相适应

从总体上看,教师的整体形象应该持重、安谧、协调,以便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参与教学活动。但是,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将会使课堂教学的情调各异,教师的服饰打扮、言谈举止、脸部表情也应有所变化,使教师的形象与当堂课的教学情调相适应,如学习孙梨的《亡人逸事》等情调悲痛、低沉的课文时,教师就不应该在课堂上穿新奇艳丽的服装,言谈举止就不能风趣幽默、谈笑风生。反之,教张洁的《我的四季》等情调轻松、活泼的课文时,教师的服饰就可以明快活泼,言谈、举止也可以欢快洒脱些。



迪卡儿说:美不在某一部分的闪烁,而在所有部分总起来看,彼此之间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教师整体形象美的创造更是如此,教师整体形象美正是形貌、服饰、言谈、举止、精神等要素相互协和、相得益彰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着装朴实整洁而不呆板;举止稳重端庄而不矫饰;性情活泼开朗而不轻浮;待人热情大方而不做作;谈吐文雅谦逊而不庸俗;态度善良和蔼而不怯懦,就会使学生产生深深的敬意,从中感受到力量、意志、修养、个性的具体的美。让学生陶醉在知识和审美的海洋里,充分发挥潜能,配合教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409c8225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