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法制与宗族制度

2024-01-25 05:4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宗法制与宗族制度》,欢迎阅读!
宗族,法制,制度

XX法制与XX族制度

xxxx

“宗”的本义是指宗庙,所谓宗法,即宗庙之法或宗族之法,是中国古代 定嫡庶系统的法则。宗法制由原始父系氏族公社的家长制血缘组织蜕变和改 发展而成。与氏族公社时期因血缘关系自然形成的社会组织不同,宗法制是 级社会贵族为保护私有财产而建立的政治制度。殷商末期,宗族祭祀已分为 宗和小宗。西周时,宗庙祭祀制度更加严格,只有大宗才有主祭祖先的权力, 宗法制正式确立。

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不仅是为了宗庙祭祀,更重要的是 为防止发生内乱和纷争、巩固宗族组织及其统治力量。嫡长子作为全族的大 宗,地位最尊贵,称为宗子,由他传宗继统。大宗只有一个,且 “百世不 ”, 形成一个永恒的体系。除嫡长子外,其余嫡庶诸子分别组成的系统,都称为小 宗,小宗的系统是不断变动的。

大、小宗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统率关系,宗子享有主祭和财产支配等特权, 甚至享有对族众生杀予夺的大权。宗族组织与贵族政权进一步结合,形成宗法 分封制,这样,大、小宗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 关系。依照宗法分封制的原则,大宗与小宗的关系还是相对的。在全国范围 内,天子之位由姬姓宗族的嫡长子继承,此为大宗;诸侯国君和卿大夫相对于 周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各自的封国或采邑内,他们又是大宗。

西周时期,宗法制为各级奴隶主贵族所专有,与庶民无关。此时,周王尚 能保持天下共主的地位,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战国之际,大小宗体系趋 于瓦解。庶民也立了宗法,奴隶制社会的宗法制开始向封建社会的宗族制度演 化。

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宗法制的种种教化手段被抛弃。汉兴以后,宗法制 的许多基本原则,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恢复、发展,封建宗族制度正式形 成。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宗法地主的势力更加强大,他们把贫困的宗 族成员逐渐变为徒附,从而强化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1/ 2




宗法制和宗族制度给古代专制主义统治涂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色彩,但在 “同宗合族 ”表象的背后,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分化,宗法关系实质上是一种阶 关系。宗法制度的长期存在,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直 20 世纪 30 年代土地革命以前,全国各地都遍布着宗祠、宗庙。即使在今天,仍 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宗法制度的影子。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4b3e2aa5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