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钱起《省试湘灵鼓瑟》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北鄂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

2022-08-25 04:1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鉴赏钱起《省试湘灵鼓瑟》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北鄂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欢迎阅读!
鄂州,湘灵,古诗词,湖北,学年

湖北鄂州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省试①湘灵②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③,常闻帝子④灵。 冯夷⑤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⑥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省试:唐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通称省试。②湘灵:湘灵:传说中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舜死后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湘水女神。③云和瑟:云和,古山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和之琴瑟。”④帝子:屈原《九歌》:“帝子降兮北渚。”注者多认为帝子是尧女,即舜妻。⑥冯(píng)夷:传说中的河神。⑥苍梧:山名,今湖南宁远县境内,又称九嶷(jí),传说舜帝南巡,崩于苍梧。此代指舜帝之灵。

15.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根据试帖诗紧扣题目不得游离的要求,开头两句就概括了题旨照应诗题,点出湘水女神擅长鼓琴的传说,她轻抚云和瑟,弹奏起哀伤的乐曲。


B. 三、四两句诗人想象动人的瑟声引来水神冯夷,他理解湘水女神的哀怨,伴着音乐起舞;人间那些被贬谪过湘水的“楚客”也领略到乐声里的哀怨心曲,不禁悲从中来,不忍卒闻。

C. 五至八句从侧面表现瑟声的感染力,它能使金石为之凄楚,白芷为之吐露芬芳。瑟声弥漫在广袤的空间,使天地为之悲苦,草木为之动情。 D. 九、十两句诗人想象瑟声顺看流水,化成悲风吹过洞庭,使无形的乐声得到有形的表现;这种手法和《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有异曲同工之妙。

16.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评论说,“只末二语杳渺,咀味不尽”,请你谈谈结尾两句究竟有哪些让你回味的地方?

【答案】15. B 16. 1)结尾未描写湘灵,却以“人不见”暗点“灵”字;以“江上数峰青”暗点“湘”字,令人思索回味,想象湘水女神孤寂、哀怨、飘缈的美丽形象。

2)结尾演奏戛然而止,却给人余音绕梁之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川江水,数峰青山之间,仿佛还飘荡着哀怨的余韵。

3)“曲终人不见”表现的是消逝,“江上数峰青”表现的是永恒。诗境从虚幻世界突然回到现实世界,令人顿生物是人非之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学习是永恒的话题。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我修养。《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


1)《劝学》一文多处运用比喻论证,“青”和“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輮木为轮”和“____________”的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改变人的品性。

2)《师说》善于运用对比,通过士大夫对待自己的孩子跟对待自己从师而学的问题,揭示出了“小学而大遗”的后果。士大夫之族看到从师学习现象就“群聚而笑”,理由是“____________”。

3)唐代政治家魏征曾有“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写尽景色之荒凉凄楚。用“猿”与“鸟”共同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的写法在诗歌中较为常见,如必修(上)课本中“____________”。

【答案】 . (故)木受绳则直 . 金就砺则利 . 位卑则足 . 官盛则近谀 .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56ae3ade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