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我们认识的数 教学反思 苏教版

2022-10-23 13:07: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 我们认识的数 教学反思 苏教版》,欢迎阅读!
下册,反思,认识,年级,数学

我们认识的数

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我们认识的数》这一课时时,原本觉得这个内容太单调,不好上,为了让这节课上得不单调,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于是我这样设计了这节课:

在教学第一个环节“说一说”时,我先让学生巩固了一下100以内数的顺序,这一环节我教学得非常扎实,我用四种数数方式进行了数的巩固:一是让学生集体从0数到100;二是分组数数,一二组用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数到100,三四组十个十个的方法数到100;三是分男女同学,女同学数100以内的双数,男同学数100以内的单数。这样,不但巩固了数的顺序,还加深了学生对单双数的概念和记忆。紧接着,我抓住时机说:“同学们数数数得这么好,那你能用你刚才数的这些数其中的一个数说一句话吗?”“你能说得和别人不一样吗”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

在教学第二环节“说说家人的年龄”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数字的,比如说我们的年龄。你能说出家里人的年龄吗?”等学生说出了家人的年龄后,我会夸他“你真是一个有心的孩子”、“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等。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数的应用,还教育了学生做一个关心家人的好孩子。然后直接让他们判断“小明家那个64岁年龄的人”应该是谁,学生有了刚才对年龄认识的基础,他们一下就能猜出那可能是谁的年龄。

在教学第三环节“猜一猜”时,我课前提前通知学生准备一些玉米、蚕豆等农作物。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对数量的估计还很陌生,于是,我在教学上打破了常规,改变了一下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为了不让学生没有把握的乱猜,我先让他们随便抓一把玉米,数一数是多少个,然后再重新抓一把,猜一猜,这一把有多少个,在数一数确认一下,然后再抓一把蚕豆猜一猜有多少个。这样,学生的头脑里已基本有了一定的数量,然后我随机提问:“你认为抓一把玉米多还是抓一把蚕豆多?”这时,学生就会很明白地说出哪个多、哪个少。他们用他们的小手清楚地感知了体积大的抓的少,体积小的就抓的多的这个特点,因此,也巩固了比多比少的概念。

在教学最后一环节“数一数”时,我过渡为:“今天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奖励你们,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做《找数字》游戏好吗,这时,学生非常兴奋,我也由此激发了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数校园的大树,数校园的房间,数校园的花池等等。让学生在游戏当中、在快乐当中掌握了数,运用了数,并对枯燥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调节。



--1--


所以,我认为这堂课上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掌握了知识,算得上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值得探讨的就是,教学“猜一猜“时,我打破常规,采用的那种教学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还有待于我向专家去请教。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70619b15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